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重要的不僅僅是批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1日 15:32 經濟觀察報

  楊樂渝/文

  美國城市規劃專家Jeffrey Soule最近嚴厲批評北京:“這個有著最偉大城市設計遺產的國家,正在有系統地否定自己的過去。”他質問:“為什么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北京,卻要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莽撞行事,穿上一身俗氣的洋布褂呢?” Jeffrey Soule的批評再一次引發了建筑界、規劃界乃至社會層面對北京規劃建設的批評與反思。

  從國家大劇院到東方廣場,從四合院的消失到秀水街的重建,批評家們都在呼應Jeffrey Soule的觀點——北京在消失。的確,北京的文化遺產、北京的城市記憶、北京最引以為傲的標志,正在迎接奧運會的腳步聲中消失。

  在光華國際CBD人文論壇上,殷雙喜博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目前支配城市發展的力量主要來自兩方面,一個是政績的要求,一個是利益的驅動。如果翻譯一下,可以這樣理解,一個是來自權力的動力,另一個是利益的動力。權力沒有制約會濫用,利益沒有道德與責任的約束也會無限膨脹,而沒有約束的權力和利益如果“合謀”,所產生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事實上,正如我們看到的北京,或者冠之以其他名稱的中國大城市一樣,在行政體制缺乏約束和文化嚴重缺失的時代,這樣的“合謀”正在不斷地發生和復制,城市的同質化、市民公共利益與公共空間的缺失、城市化所帶來的二元人群結構的沖突等等,實質上正是這種“合謀”必然種下的苦果。

  作為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城市的發展既有它自然的機理,也是人為決策及行動的結果。問題在于,對涉及到經濟、社會、文化、

城市建設和管理等復雜因素的城市而言,怎樣一個決策及運行的系統才是良性、健全而有效的?

  對城市標準的判斷由誰來作出,又由誰來實施,注定了城市的命運。

  看看與城市發展最有關聯的專業人士們都在做些什么吧。規劃師們正在編制符合上層意志的總規、詳規,他們沒有心思關心那些城市自發的生長力量,不研究每年一千多萬農村人口是如何融入城市的,又是如何對城市發展產生作用的,今天的

城市規劃就是這么從權力意志中“臆想”出來的;建筑師們在產值導向的價值牽引下,惟發展商的意志是瞻,喪失了作為建筑師最根本的獨立價值判斷與審美判斷;而身處急劇發展和文化多元的時代,作家、藝術家們或一味追求內心的體驗,被現實“邊緣化”傾向愈益明顯;這些對城市發展最有影響力的精英們,分散成了各個孤立的個體,并為權力和利益相互沖突。如此,城市該向誰哭泣?

  是我們的規劃師沒有責任心嗎?是我們的建筑師沒有創意嗎?是我們的作家、藝術家沒有靈感和內涵嗎?不是。那么,是我們的政策有方向性的問題嗎?也不是。

和諧社會、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正是城市發展的根本目標。真正的問題在于我們過于強大的意識慣性與體制慣性,要打破這種長期的內生循環,就必須形成影響城市發展的新的理性力量,新的城市價值標準影響機制——民主的、科學的、平衡的參與機制,形成新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平臺。

  在城市化的舞臺上,經濟、規劃、建筑、藝術、文化等專業人員無疑應該是形成城市價值和城市標準的重要參與者,然而,體制的約束、溝通和整合的缺乏使他們的專業價值不斷折減。要復興城市,首先就需要激活他們的綜合價值。從自發的到自覺的、從分散的到集中的、從理論的到實踐的,專業話語權只有在城市發展實踐的基礎上與過程中,并結合資本的力量,通過系統的整合,才能形成有價值的理論與實際影響力。

  其實,中國的城市發展已有像上海新天地、北京星河灣等頗具實踐意義的案例,投資商、各方專業力量共同參與了這樣的實踐,并找到了彼此價值的融合點;需要做的是,在此基礎上或以論壇、或以專業聯盟、或以民間行業協會的組織方式進行更大范圍的總結與整合,通過投資商以及各專業人士之間的互動與研討,形成具有共識性的價值判斷和思想基礎,有組織地逐步實現從實踐到話語權的跨越,放大專業價值的實際影響力,形成城市發展新的動力。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城市發展新的力量、新的價值理念形成過程中,媒體承擔著傳播和啟蒙的雙重歷史使命。媒體不僅是社會的良心,也是城市的良心。當媒體以更理性與民主的態度,以更專業的聲音講話的時候,專業力量之間、投資力量與專業力量之間、專業力量與市民力量之間將得到更緊密的融合與放大,一個城市發展的新組織機制便可期待。

  剛剛在重慶舉行的“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上,德國魯爾工業區城市與產業的成功轉型引人矚目,而當人們了解到,僅僅其規劃就是歷經數年,在各專業團體、大學、國際知名專家、投資商、市民代表共同討論、參與下產生的時候,對這樣的成功轉型就毫不奇怪了。而我們的規劃呢?

  什么樣的理念產生什么樣的機制,什么樣的機制導致什么樣的結果。這難道僅僅只是啟示嗎?

  (作者為額爾古納市規劃顧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