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非賤賣論是洋奴哲學 應暫停引進國外投資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9日 02:5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我們正處在大變革時代的關節點上。再過若干年,我們回頭審視今天發生在中國的一些“大辯論”時,或許會感慨說:原來如此!這其中,便包括“超女”的瘋狂“溢價”和國有銀行的“被賤賣”。 超女“溢價”,是偶像制造商業化運作的成功典范:多數人迷狂,少數人數錢而已。但國有銀行是否被賤賣,卻不那么簡單。人們關心的是,國有銀行改革在引進外國投資者
銀行業變革是國內計劃經濟的最后一個堡壘。正是這個堡壘,高度承擔了在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最高信用———國家信用。對很多人而言,把這樣有政府信用象征的“機構”改制成“企業”倒也罷了,但把他們“賣”給國外投資者是難以想象的,更不用說還是“賤賣”! 面對“賤賣”質疑、建行、中行、交行的高管們和主要金融主管官員“扎堆兒”澄清,但也因“內部人的自我辯解”而顯得“弱不禁風”。 比如,建行2港元多的價格馬上讓人想到當年深發展、浦發甚至華夏銀行在A股市場登陸時幾十元的高溢價。 相比之下,建行在香港股市的登陸價不顯得太便宜了么?建行股票上市后的強勁走勢更加證明:當初的價格定得太低了。不僅如此,甚至有人放言,如果建行在國內上市,也這么便宜,全國人民會打破頭地去爭搶建行股票。 有人還指出,匯金公司已經把6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注入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再加上四大行的資產重組,他們的內在價值早已得到大幅提升,根本就不是原來意義上呆壞賬纏身的企業,再加上幾十年來他們在國內所形成的難以匡算的無形資產,其每股的內在價值又如何趕不上一個寶鋼股份呢? 言者鑿鑿,聞者戚戚。反駁“賤賣論”的行長們肯定是不愿聽這些言論的,因為他們是操辦者。 但無論怎樣,我們無法回避這樣的“談判曲線”,即國有銀行賣給所謂境外戰略投資者的資產溢價越來越低。資料顯示,去年中國交通銀行引進匯豐銀行時獲得了86%的資產溢價;今年建行股權轉讓僅獲得17%的凈資產溢價;中行獲得的溢價更低,只有10%。而對工行的股權轉讓也只有15%的溢價預期。 與交行相比,其他銀行出賣股權的價格可謂是“一年不如一年”。國人又如何能滿意現在的“銀行改革”呢?莫非“盈利能力大增”的其他三大行,其價值在近一年多來反而一直在下降? 對此,質疑聲從來沒有間斷,而具有代表性的言論莫過于如下兩人:安邦資訊首席分析師陳功表示,100億美元換來國內三大國有商業銀行10%-15%的股權,這簡直會成為世界銀行界的歷史性事件。而我們還在求著把股權賣給別人。而德邦證券總裁余云輝則認為:“國內金融企業在境外像甩賣溫州鞋子一樣競相甩賣金融股權。” 當然,對“賤賣論”不以為然的人也不少。除了銀行行長們集體發聲外,有經濟學家也給出了答案,而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便是鐘偉先生。他表示:“如何回答國有銀行被賤賣這一尷尬問題?答案很簡單,在法治環境下,交易即合理。”按照鐘先生的邏輯,我們的國有銀行“黑洞”多多,無疑是缺乏想象力的,這才是他們價值被“低估”的真正理由,鐘先生甚至開始為外資在中國的命運憂心忡忡起來。這是典型的“洋奴哲學”。 然而,我們要說,如果都以這種“自輕心態”看待我國銀行業的變革中所暴露的問題,那么我以為不如暫停銀行“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因為,在銀行改革路徑選擇上,業內專家本來便有“排斥優質國企入股”以及“外資少量參股換不來核心技術”的看法。 事實上,銀行資產的價值評估本來便是很專業的事情,局外人懷疑也很正常。我以為當務之急并不是一定要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而是讓百姓和政府信得過的中介機構對國有銀行資產的價值做出權威的評價。如果一意孤行,在“賤賣論”質疑聲中繼續“賤賣”,那么有些人便注定要說不清楚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