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建立健全社保體系化解社會不和諧因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7日 07:07 東方早報

   早報首席評論員 魯寧

  繼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十一五”規劃建議公布,再到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社保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一再被放大。各種跡象表明,在明年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的總盤子里,中央政府力求緩解社保矛盾的力量分配當會加重,應對舉措當會加大。就此,我們給予樂觀又不失謹慎的預期。

  社保矛盾是個籠統的說法,以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改革現狀作為約束條件,最顯性也是最迫切需要緩解的社保矛盾,主要集中于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失業保障三個層面。需要加上一句,這三大社會保障在現階段都不是要解決“錦上添花”的問題,而是先解決“雪中送炭”的最低保障問題。最低保障所指,又有三個關鍵性問題必須首先形成社會共識:一是低保的底線急需適當調高;二是低保的覆蓋面有待迅速擴大;再是低保的資金來源必須由財政資金托底。

  以我們的觀察,在“宏觀表述”之外,于操作層面,社保矛盾反映于養老保障,問題突出于保障基金寅吃卯糧,覆蓋面過窄;反映于醫療保障,凸現于醫改的走調和醫保推進的遲滯,以及現有醫保的嚴重失公;反映于失業低保,除了失業保障金太低,更突出的問題在于“登記失業率”遠不能涵蓋全部失業人口,管這件事的行政機構連低保對象的基數都沒能弄準,如何談得上“應保盡保”,更談不上“應保必!。

  就總體而言,目前社會不和諧狀態還沒有發展為階層之間的直接沖突與對抗,而更多表現為對社會的不滿和對未來失去信心。舉最新抽樣調查實例,那些占勞動人口大多數的至今未能納入養老保障覆蓋范圍的勞動者的不滿與焦慮撇開不論,就是少部分已納入保障覆蓋范圍的勞動者,也對日后僅靠

養老金養老缺乏信心———由中青報公布的調查顯示,921%的受訪者對自己“走不動以后”的生活感到焦慮不安……

  緩解社會矛盾構建社會和諧,主旨在于讓全體人民共同享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紤]到社會轉型,又基于“共同享受成果”不能脫離改革作為約束條件,我們以為,緩解社會矛盾先著力緩解社保矛盾,從操作思路上是可行的,政府財力上———現階段先致力于普遍的低保,也不存在總體性支付困難,僅今年,財政總收入突破3萬億元已成定局。關鍵也是難點,在于社會能否同步建立公共財政制度。

  當前經濟工作中最棘手的,也是此輪經濟增長周期始終未能破解的難題是內需不足,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官方統計公報,下一步能否緩釋內需不足亦成為明年經濟工作事關全局的“頭等大事”。內需不足也不能籠統論之,主要指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勞動者迫切要求提高消費能力而苦于無錢消費。前三季度,人數以上億計的農民工的平均月薪不足560元就特別能說明問題的嚴峻性。但是,增加普通勞動者薪酬只是刺激內需的一根杠桿,刺激內需還要啟動另一根杠桿,我們姑且叫它為“信心杠桿”。

  如果說加薪的杠桿著重解決無錢消費的難題,那么“信心杠桿”旨在解決“不敢消費”的難題。老百姓對未來的信心如何建設?顯而易見,盡快花力氣補齊基本社保這塊“短板”,盡量擴大“應保盡!,并最終做到“應保必!保攲僖粋非常現實且不容再無視的抓手。

  毋庸諱言,這些年,百姓對政府每年歲末發布的事關來年發展的政策利好抑或工作部署,“反應不再那么熱烈”。這種社會性不信任情緒的成因有二:一是信息不對稱和監督缺位,政府上一年發布的政策落實和改革舉措實際執行情況既缺乏“驗收”程序,亦缺失反饋程序;再是綜合配套改革嚴重滯后,導致任何一項具體改革在實際推進階段大打折扣。就說社保體系建設,“

十一五”期間有藍圖,明年有具體目標,但倘若政府財政仍然走擴張型建設財政的老路,別說政府財政為社保托底不可能,就是償還“歷史欠賬”都力不從心。明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人們希望看到,包括社保體系建設在內的每項事關民生改善的社會改革,都能在綜合配套改革的前置條件下有序進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