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公平效率并重 調節收入差距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5日 23:35 大洋網-廣州日報

  葉祥松 肖斌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我國收入分配領域的指導原則。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條件和收入分配的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還能不能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作為我國收入分配領域的指導原則,值得認真探討。

  公平與效率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公平就是公正與平等。效率主要是指經濟效率,即生產要素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公平與效率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從公平與效率的相互關系來看,二者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只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步的現象。公平與效率之間在本質上不存在此消彼長、相互對立的沖突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統一關系。一方面,效率決定著公平的實現。另一方面,公平也對效率起制約作用。低效率是由不公平造成的,而高效率是由公平帶來的。

  公平與效率孰先孰后?理論界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一是公平優先論。二是效率優先論。三是公平與效率并重論。三種觀點都各具有其合理性,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強調效率,絕非拋棄公平;強調公平,不是不要效率。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到底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強調效率?還是強調公平?或者是兩者并重?需要依據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收入分配呈現出不同狀態的實際情況而定,兩者是處于一種動態平衡過程之中。就拿我國來說,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直至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收入分配領域強調效率優先是由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一是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在分配領域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為了打破平均主義的束縛,必須實行效率優先的原則。其二是經濟體制改革從打破平均主義的分配領域著手,一方面是因為不進行產權等深層次的改革簡便易行,另一方面能給群眾帶來實惠,激發了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同時,市場機制尚未形成,缺乏在收入分配實現

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

  經過近二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不僅上述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而且,我國收入分配的格局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當前,分配領域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平均主義,而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矛盾。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我國當前收入分配的狀況,正確認識和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必須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轉變到“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相協調”的方針上來,以緩解當前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矛盾。

  機會、過程不公致競爭秩序紊亂

  目前,我國社會不公平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為:一是競爭機會的不公平。競爭機會的公平要求具有公平合理的市場準入和競爭條件,使個人、企業可以自由地進入市場,不存在歧視性的障礙。但在我國離這一要求相差甚遠,如行業壟斷問題、農民工問題、困難群體問題、辦事憑關系等,都是競爭機會不公平的具體體現。二是競爭過程的不公平。公平的競爭過程要求有公平的競爭秩序,在競爭過程中必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我國在市場競爭過程中,不僅競爭秩序紊亂,而且缺乏合理的競爭規則,甚至有部分企業和個人憑借特權非法占有經濟資源或權力資源,甚至產生貪污腐敗。三是競爭結果不公平。其直接后果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懸殊且呈日益擴大的趨勢。從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來看,我國的基尼系數大大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

  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對策

  調節收入分配的差距,總的來說是要“擴中、提低、調高”!皵U中”是指擴大中等收入階層在居民中的比重,“提低”是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高”是指對高收入者實施有效調控,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個方面的作用。具體對策如下:

  (一)完善公平競爭的要素分配制度

  確保要素分配條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一方面要規范非勞動力要素的初始占有。既要防止公有資產向部分個體非法轉移,又要杜絕部分個體通過非法渠道積累不義之財。保證不同個體的非勞動力要素占有數量的相對公平。另一方面要增加教育經費的國家投資,特別是要加大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教育的投入,確保每個公民在初始教育中享受公平待遇,這是對勞動力人力資本差異所導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最基本的調控方式。確保要素分配過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關鍵是要創造要素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一是要確保勞動力要素的自由流動,取消戶籍制度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掃清勞動力要素收入報酬增加的制度障礙。二是要完善市場體系,通過要素市場的充分競爭來取得要素的收入報酬。

  (二)加大中西部地區和農村落后地區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

  加大西部地區和農村改革的力度。一是加強政策傾斜,通過稅收、市場準入、經營許可等方面的政策傾斜,鼓勵落后地區資源開發;擴大就業,提高各種生產要素的利用率和回報率,從而提高落后地區的收入水平;二是加快落后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減少投資的附加成本,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三是在中西部農村地區率先進行戶籍制度和土地產權改革,加快勞動力的流動和土地使用權的流轉,使勞動力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三)通過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來縮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現有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在改革過程中和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引起的。因此,需要用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要盡快在壟斷行業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打破壟斷,消除行業收入分配的差距。二是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要完善國有公司的產權關系和治理結構,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三是轉換政府經濟職能,盡可能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從制度源頭上杜絕各種形式的“尋租”和腐敗。

  (四)加大再分配過程中的政府調節力度,完善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

  充分發揮再分配過程中政府調節的功能。1.完善稅收體系,緩解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建立公平的稅負機制,在此基礎上建立以

個人所得稅
遺產稅
、贈與稅、社會保障稅為核心的多稅種、立體式的稅收調節體系。2.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改善落后地區區位劣勢。主要是國家財政對落后地區進行補償性轉移投資,逐步改善落后地區的區位劣勢,使其具有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和相對優勢的發展條件。通過經濟發展來拉動落后地區及農村地區收入水平上升。3.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養老制度、基本醫療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使城鄉保障一體化。當前,主要是要建立和完善“三條保障線”,并逐步提高“三條保障線”的保障標準,應重點加強對失業貧困者、無醫療支付能力的傷病者和缺乏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及殘疾人等社會困難群體的保障和救助制度,滿足其基本生存需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