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慈善事業并不僅僅是富人的專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5日 03:07 第一財經日報 | |||||||||
袁曉明 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幾乎家家都吃火雞慶祝這個傳統節日。關于美國感恩節的來歷,簡而言之,其名字就是主要內涵,那就是“感恩”,恩惠不分大小,都值得感謝。事實上,對于美國人來講,感恩不只是在感恩節這一天,而是持久的事情,因為感恩實在是美國慈善社會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我看來,美國社會有兩個共存的體系:一是講競爭的經濟系統;二是有慈善的人情社會,這兩者缺一不可。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也是最大的慈善社會。競爭創造出發達的經濟和財富,但競爭的經濟卻有些沒有人情,如果只生活在這樣一個經濟系統之中,人們會更多地感到冷酷。慈善能使社會充滿人情和溫暖,美國人平均慈善捐贈為年收入的5%,對時間非常斤斤計較的許多美國人卻投入大量的時間做義工。慈善的項目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圣誕節期間的“天使樹”項目為人們提供做慈善的機會,為窮人的孩子準備美好的圣誕禮物。 美國社會的人情和慈善很大程度上來自其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中的感恩之心,許多美國人將感恩的心通過慈善行動來報答自己得到的恩惠,而感恩的對象也不需要是對自己施恩的對方,報答的尺度也不是以得到的恩惠來衡量,感恩的心和行為是將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來報答。此外,美國人的感恩和慈善行為主要是在民間進行。一般來講,美國人大多對政府少有感恩之心,因為美國人認為政府是自己用稅收雇用的服務機構,政府怎么做都難以讓人滿足,更不容易喚起感恩之心。 不久前,新奧爾良颶風災難后,美國聯邦政府給每位災民發放了2000美元的銀行卡。對于許多災民來講,這2000美元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但他們卻沒有怎樣感謝美國聯邦政府,反而仍然是牢騷一大堆。但是,對于個人、私人慈善機構的救助,災民們卻深表謝意。因此,感恩和慈善的傳遞最好不要經由政府來轉手,放手由民間去做是更好的途徑,民間的慈善事業更能讓人增強感恩的心。 美國作家狄里西·索扎曾就感恩捐贈舉了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一個有錢人出于對社會感恩,捐助了不少錢,心里高興,接受捐助的窮人也表示感恩,可如果政府從有錢人口袋里拿走(額外的稅收)一些錢給了窮人,富人不覺得自己是在表達感恩和關愛,而窮人也難以心存感恩。這就是為什么許多美國人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多為大眾創造平等的機會,如果有了平等的機會,窮人就會大量減少,而對于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窮人,就可以由民間組織和個人去做。 中國經濟正快速增長,競爭和效率是發展的動力,但只講競爭和效率會導致中國社會的“冷酷”,與美國社會一樣,在發展競爭經濟的同時,中國也急需建設一個充滿人情的慈善社會。感恩之心和慈善的行為是建設慈善社會的主要動力之一,事實上,感恩節并非是美國的傳統,中國傳統的價值觀里早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古訓,但“涌泉相報”不應只是針對施恩的一方,而應是對整個社會,也就是構成社會的所有的人。 更重要的是,感恩并非只與人的主觀愿望有關,也與社會的公平和客觀的生活環境有極大的關系,機會不平等、關系不和諧的社會不僅難以為人們創造一個感恩和慈善的平臺,而且使大眾有更多的抱怨,甚至使相互之間產生怨恨。因此,中國政府和立法機構除了繼續為民眾創造更公平的機會,構建和諧社會外,還應該為人們的感恩和慈善行為提供更多方便條件,比如幫助非營利機構的成立和運行等等。當然,當今的中國仍需要政府領頭做慈善事業,但逐漸地,慈善事業應更多地由民間去做。 毋庸置疑,先富起來的人以及享有更多權益的人,可以用主動感恩的心對社會有更大的慈善行為,起到帶頭作用,但是,這不等于不富裕的人就沒有感恩之心,因為感恩是相互的,是全社會所有成員應該有的心態和行為。根據美國慈善資料的統計,美國最窮的州密西西比州在按收入比例捐款方面,名列前茅。做慈善事業不是富人的“專利”,建設一個充滿人情、慈善和感恩的社會,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努力,而感恩的受益者當然是社會所有成員。(作者為埃森哲美國公司高級信息管理咨詢顧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