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繼銘:高油價使中國經濟增速的降幅高于美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4日 10:5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文/哈繼銘 高油價對原油進口國有滯漲效應。雖然其對經濟和物價的影響取決于諸多因素,包括油價的上漲幅度、高油價持續時間、經濟發展對原油的依賴程度、政府和貨幣當局的政策反應。總的來說,油價上漲將影響石油進口國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公共部門的財政狀況。
第一,高油價相當于石油輸出國對輸入國收稅,對石油輸入國有負面的收入效應。同時,高油價又抑制總供給,因為油價上漲提高成本壓縮利潤,從而降低投資和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第二,油價對通貨膨脹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一方面,石油產品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中的權重直接影響物價指數的變化。另一方面,油價上漲將提高幾乎所有產品生產成本從而引起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許多國家直接或間接補貼油價,其對于財政的影響在有的國家表現在財政赤字的增大,而在有的國家則表現在國營企業的虧損或利潤下降,后者實際上是準財政赤字。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貨幣、財政和油價政策有可能緩解或者加重高油價對經濟的影響。例如,1970年代石油危機時,美國認為高油價是暫時現象,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結果導致通貨膨脹預期上升,使經濟進一步陷入滯脹。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顯性或隱形補貼也許能夠暫時緩解或者掩蓋油價上漲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但其長期代價可能是巨大的,因為它將導致資源的不合理分配,財政赤字上升或者煉廠因虧損而無法建設和更新煉油設備,成品油的走私等問題。盡管短期內這種政策可能使能源消耗行業受益且以能源加工行業的損失為代價,但長期來看不利于向節能型經濟的轉變,使國民經濟難以擺脫未來油價波動的困擾。 高油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取決于它對全球經濟和經濟政策的影響。關于油價上漲后美國究竟是加快還是放慢加息步伐,市場上有不同的觀點。認為放慢步伐的理由是高油價已經對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加息將進一步增加失業。而認為有必要加息的理由是聯儲將把穩定物價放在首位,以防止通貨膨脹預期的惡化。而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用擴張性貨幣政策應對油價上漲導致經濟滯脹的教訓預示,油價上漲一旦提高美國通貨膨脹率,美聯儲很可能進一步提高利率以穩定物價。 筆者用牛津經濟預測模型(Oxford Economic Forecasting)模擬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對中國、其它亞洲經濟體和美國GDP增長、通貨膨脹、經常賬戶和財政赤字的影響。我們假定油價于2005年每桶上漲10美元并且停留在該水平,主要結論概括如下(實際影響取決于國家對成品油價格控制程度的高低)。 油價上漲使中國和其它亞洲體濟經濟增速的下降,其幅度大于美國。這主要是因為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較低,比G7國家的平均水平低4倍多(中國的單位產出能耗是G7國家平均水平的4.26倍)。中國GDP增速在油價上漲的當年下降僅0.1個百分點,次年0.4個百分點,第三年為0.5個百分點。永久性油價上漲對經濟增速的影響逐漸增大是因為它降低了潛在增長率,而經濟實際增速逐漸向潛在增速回歸。 油價上漲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程度在中美之間相差不多,但對亞洲其它經濟體通貨膨脹影響較大。中國CPI通貨膨脹當年提高0.2個百分點,此后兩年分別為0.3個百分點。盡管中國能源利用效率較低,但對進口的依存度仍然低于許多其它亞洲經濟體,而且國內成品油價格短期剛性較強,使國際油價難以傳遞至CPI。美國對原油的國際依存度高于中國,但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市場定價機制使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很快傳遞總體物價水平,而且其貨幣政策對通貨膨脹的反應遠比中國和其它亞洲經濟體敏感和及時。這是原油價格對美國通貨膨脹影響小于亞洲的主要原因。 至于對經常賬戶和財政赤字的影響,除了亞洲產油的幾個國家之外(如印尼和馬來西亞),中國所受影響相對較小。這是因為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較大且原油對外依存度較小。至于對財政赤字的影響也比其它亞洲經濟體小則是因為中國讓煉廠承受成品油價格管制的負擔,是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暗補”,而其它國家更多的是采用財政“明補”的方式。 對油價不補貼的國家和地區財政赤字的上升則是因為經濟增速的下降和通貨膨脹的上升造成財政收入的減少和財政支出的增加。而財政赤字的高企將推高本國利率水平,對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印尼盾近來大幅貶值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價格上漲增大了財政補貼從而使財政赤字大幅上升。印尼中央銀行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以穩定匯率。從10月1日起,印尼政府大幅提高了成品油價格)。另外,油價上升使亞洲貿易順差的萎縮將降低亞洲央行購買美國債券的能力,削弱對美國長期利率的向下壓力,從而抑制美國消費增長,反過來降低亞洲的出口和經濟增速。 (作者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