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就步入風險社會 百姓日常生活不再日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2日 10:39 南方都市報 | |||||||||
媒體思想之梁文道專欄 什么最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那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再日常。他們天天呼吸的空氣,每日進食的食物,乃至身為一種生物所必須仰賴的水源,這一切都不再可靠可信,不能再不假思索地呼吸,不能再不帶疑問地放進嘴里。日常生活失范的可怕尤甚于傳染病的暴發,因為它顛覆了常人生活的基礎,而確保這些基礎可靠乃是一個正常國家應有的責任。簡單
不過,即使是這么簡單的任務,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變得非常艱巨了。德國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把現代社會描繪為一種“風險社會”,意思是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不僅成為主要的經濟生產力,還是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骨干,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越來越離不開科技。但是科技就其本質總有未知的一面,也有失控的機會。當初人類發現煤和石油等地下礦藏可以成為巨大動力的時候,可沒有誰會想到它對空氣的污染竟然可以達到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地步;同樣地,當整個世界的運轉都必須依靠電腦和互聯網,它因中毒而癱瘓乃至在一瞬間瓦解世界秩序的機會也就更加令人恐懼了。科技的不確定帶來的風險業已成為現代世界的核心問題了。 早期工業時代的政治基本上繞著財富分配的問題轉,政治要解決的就是怎樣公正合理地分配財富,和隨此而來的各種地位福利;大家莫不爭取最大份額的財富,越多越妙。但是風險社會的政治處理的則是風險分配的問題;所有人對風險的態度是避之則吉,唯恐自己生活的風險太多。與工業時代的財富分配政治一樣,風險社會的風險分配一樣有階級的問題。 回顧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的歷史,實在有太多太多的技術意外,崩塌的水壩,外泄輻射的核電廠、污染水源的化工排放物……每一次意外都足以造成重大的人命損傷和環境破壞,每一回的意外除了人為的疏忽之外,也包括了最早推廣相關技術時料想不到的結果。在很多情況下,這些技術風險的受害者都不是通過這些技術獲得利益的人,而是被迫要生存在風險旁邊的無辜百姓。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當年印度波帕爾化工廠的污染事件,從那個工廠賺錢的是遠在美國的一家電池公司,但被污染物毒害的卻是當地平民。同樣的道理,吉化廠的利潤歸于中石油公司,但它爆炸之后受害的則是數以千萬計的松花江流域居民。這些例子說明的就是風險社會中風險分配不平等的狀況。在現代科技成為主要生產力的時代,發明技術和使用技術乃至借此獲益的,往往不是承擔技術風險的那一批人,因此就產生了風險社會的階級問題了。前風險社會的低下階級分配到的財富最少,而到了風險社會,他們分配到的風險卻是最多的。 要怎么做才可以改善甚至解決這個問題呢?很多人提出公民的知情權,意思是重大技術危機發生的時候,負責單位要保持最高的透明度,好讓受風險影響的百姓掌握充分資訊,趨吉避兇。但這還只不過是亡羊補牢的做法而已,真正徹底的公民知情權應該把應用相關技術的早期階段也包括進來。例如一家化工廠的選址、建設和排污標準,都應該在最開頭就讓公民了解,知道它會不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再進一步說,光有知情權還不夠,公民對于技術風險還要有民主地參與決策的權利。比方說,有公司為了排污和取得水源的便利,因此想把一座化工廠建在河水上流的邊上;它是不是該讓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居民,所有要靠這條河流生活的百姓知道它的計劃呢?它是否應該公布建廠的相關細節,使公民們有機會評估自己生活將要面對的風險呢?最后,政府是否應該提供一個咨詢平臺乃至決策機制,讓最容易承受風險的一群去對這個計劃說不呢?我們為什么要讓一些企業有機會從一種技術運用上得利,卻要讓另一大批沒辦法在這里獲得任何好處的人去承擔后果呢? 中國早就步入了風險社會,要建立和諧社會,就得還公民更大知情權和決策權。 (作者系媒體從業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