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總有人會叫賤賣 還是該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1日 10:1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衛容之 隨著我國銀行改革的深入,國有銀行在股份制改造時可能被“賤賣”的質疑再次成為輿論焦點,盡管以央行行長周小川為代表的大行行長們輪番否決“賤賣論”,但由此引發的辯駁似乎并未平息。
或許,類似的質疑在國資改制過程中本便是宿命般難舍的“影子”,它告訴我們:中國目前所經歷的這場前所未有的市場經濟改革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賤賣事出有因關于國有銀行被賤賣的說法始自交、建兩行成功上市。 平心而論,這種聲音的出現幾乎就是必然的。就一般規律而言,誠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方星海所指出的那樣:“若在上市前引入戰略投資者,那么股份出讓的價格一般只能相同于凈資產值或比之略高,但在上市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者,股份出讓的價格就是首發價,可以比凈資產值高許多。另外,戰略投資者都希望投資后銀行能上市。讓他們在上市前投入,就有一個今后何時能夠上市和以什么價格上市的問題,這個不確定性會減弱戰略投資者的投資意愿,使得我們吸引的戰略投資者在家數和投資額上都會有所減少。” 事實的發展也確實如此。在私募層面,據咨詢機構安邦不完全統計,從2001年開始到2005年8月,中國至少有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5家城市商業銀行引入了外國投資者,幾乎每家銀行出售的股權比例都接近上限。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建設銀行約用15%左右的股權換來了40億美元左右資金,中國銀行則將用10%的股權換來3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現在,工行也即將用10%左右的股權換來3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另外,淡馬錫31億美元入股中行10%的交易亦在審批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參照系,這些股權交易與未來上市流通后勢必存在的價格差在一段時間內被“隱蔽”了起來,直至交、建兩行上市。譬如說,匯豐曾以每股1.86元的價格入股交行19.9%,這一價格相當于交行2003年末每股凈資產的1.76倍。美國銀行入股建行的市凈率是1.15倍,淡馬錫的價格為1.19倍。而在此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市凈率最高的是恒生銀行入股興業銀行的1.8倍,最低的是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的1.54倍。 上市帶來了直觀的、可確定的價差。交行上市首日,即在募股價格2.50港元基礎上漲13%,此后股價穩步上揚,目前增幅已超過30%。建行的情況也類似,盡管受追捧程度未及交行,但發行價市凈率亦達到了1.96倍。 有了前述“基礎性”的事實,其他一些質疑亦開始不時耳聞。如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工行為例,2004年該行實現盈利747億元。用30億美元換來工行10%的股權,意味著境外投資者在4年之內就可收回投資,而且還沒有考慮到工行上市之后的股權溢價。凡此種種,結論即在于,中國的銀行正被賤賣中。 銀行紛紛回擊 針對以上質疑,來自銀行及管理層的聲音作出了相應的回擊。 建行董事長郭樹清指出:“兩個價格(入股價與發行價)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中介機構和投資者一致認為,建行的投資亮點之一就是有國際著名金融機構加盟。戰略投資者會改善公司治理,會帶來技術支持,會與我們一起來共同面對未來的市場風險,這些都是無形資產性質的收益。僅就轉讓價格而言,也大大高出賬面凈資產,特別是考慮兩家機構還承諾以公開上市時的價格買入一部分股份,平均算下來,更要高出許多。” 除了認同引進境外投資者而對發行過程產生的推動外,交行董事長蔣超良另從其他股東角度算了筆賬。他表示,交行上市和股價上揚后,持股比例最高的國有股東受益最大,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上市后,交行國家股及國有法人股占比為64.74%,其中財政部21.78%,社保基金12.13%,匯金公司6.55%。社保基金和匯金公司持有股份全部轉為H股,并在1年后可全部流通。按發行價格計算,財政部及匯金公司在交行財務重組時通過注資持有的股份增值1.66倍,社保基金持有股份增值47.78%;按11月25日3.375港元的股價計算,則分別增值2.51倍和95%。 除了基于價格的估算,央行行長周小川亦就國有銀行改革路徑的選取談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不少行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革后才體會到,只有真正能夠把行業、企業做強做健康,使它的競爭力提高,不用國家不停地補貼、賠錢,才有助于國民經濟的最大利益和安全、穩定。” 難有客觀標準? 事實上,內地金融企業究竟是否存在長期投資價值一直是個爭議頗多的話題:一方面,由于政府大力扶植以及市場壟斷等因素,他們經常被看作“潛在的金礦”,尤其是在估值水平類似甚至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的眼下;但在另一方面,不斷暴露出的經營丑聞以及薄弱的治理水平又使他們飽受質疑,英國《金融時報》曾經毫不客氣地評論說,“中國企業的公司治理狀況,在官方聲明和商業現實之間存在鴻溝”。 譬如說,早在去年8月,皇家蘇格蘭銀行即表示正在考慮對中國進行投資,但在4月21日舉行的皇家蘇格蘭銀行股東大會上,有股東對擬斥資20億英鎊入股中行的計劃表示不滿,認為此舉有違今年年初制定的爭取提高股東現金回報的策略。后在8月4日,蘇格蘭皇家銀行公布業績并表示可能在亞洲進行投資時,其股價大幅下跌,至正式公布參股中行的消息前,股價跌幅已經超過5%。 針對這種反應,瑞銀分析師指出,過去5年,外資銀行往往支付相當于賬面價值1.5至1.8倍的價格購買中資銀行的少數股權。但若根據中國各大銀行的預期利潤率、長期增長率和股息派發率分析,更現實的價格應該是賬面價值的1.4至1.7倍。 除去對靜態的入股價格的擔憂外,中資銀行糟糕的治理水平更令境外投資者望而生畏。去年以來內地銀行業包括部分已上市或擬上市銀行不時爆出的經營丑聞,顯示出中國銀行業的改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誠然,通過股份制改造,過去的壞賬可以得到清理,不良貸款率也實現了下降,但這些銀行的貸款質量仍存在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增長急劇放緩的情況下。 這種認識上的分歧直接導致了賤賣不賤賣的爭論進入了類似于先雞還是先蛋那樣無休止的境地,而這在經濟學家樊綱看來就是:“不同的人,因種種原因,包括因對各種信息掌握的差別,可能對同一資產的未來收益,作出大不相同的預期……但問題在于,由于預期本身的差異,最后實現的那個交易價格,只要不是各種預期中的最大值(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是最大值,因為有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就總是可能有人說這個交易是資本流失,至少那個作出最大預期值的人會認為交易價值太低,發生了資本流失。”而他的建議則是,“對于政策制定者來說,反正總會有人叫‘資本流失’,還是該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好。”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