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貧困縣北京崇拜背后的計劃幽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1日 07:44 中國青年報

  曹林

  我們這里已經40年沒有北京的人來過了———這是一位窮縣官員對來本地調研的“北京專家”說的話。近日,“縣域經濟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對于參會的貧困縣而言,“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再一次點燃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希望。不少縣的領導班子都全軍出動了。一些縣的旅游局局長、招商局局長、建設局局長也都隨行。縣長們在
會議間不斷向“北京的人”發出“到本地看看”的邀請。(《第一財經日報》11月28日)

  從“已經40年沒有北京的人來過了”的慨嘆,到“全軍出動奔北京”的致富躁動,可以看出貧困縣官員似乎集體有一種“北京崇拜”。在他們眼中,北京非常神秘,北京高不可攀,一攀上“北京的人”致富就指日可待。顯然,這種“北京崇拜”,是很不正常的政治情感,崇拜中游蕩著計劃經濟的幽靈。

  北京來的人———這個充滿著敬畏和景仰情感的符號,曾是計劃經濟形態下最流行的稱呼。“北京的人”象征著權威和命令,象征著資源的分配。權力和北京、人所以同構一體地粘連著,是由計劃經濟形態所決定。計劃經濟是一種“中央命令型”經濟,聚集于北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精英,設計出一個計劃框架,對全國的生產、流通、分配進行統一的資源調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權力都集中于北京,而且帶著極強的“人治”色彩,“北京的人”自然成為一種權力精英符號,被地方所崇仰。

  “北京的人”符號中的權力精英色彩,應該是一個時代的背影。隨著政治發展的理性化,經濟改革的市場化,權力改革的分權化,這種崇拜早該進歷史檔案館了。市場經濟既意味著權力的分散,也意味著精英的分散,權力與身份、地域分離,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北京崇拜”了。可這么多貧困縣還有如此強烈的“北京崇拜”,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政治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著計劃陰影,計劃思維在許多領域還起著指揮棒作用;一是貧困縣發展中,許多官員的計劃思維還很濃厚,缺乏自主發展的市場意識。

  如今官場中流行著一個詞:跑部錢進———指的是地方官員到北京來“跑”有資金、項目等審批分配權的中央部委。正如有記者所描述的,每次人大會議期間,每到年終歲末,各大管錢、管投資、管項目的部委門前,就聚滿了前來“跑部”的地方官員。此間,有些部委中的某些官員,下班比上班還忙,有時甚至出現同時接見不同省市進京“跑部”人員的場面。一些地方“跑部”的官員,甚至能如數家珍地說出一些掌管項目審批權的官員的愛人喜歡什么

化妝品,孩子喜歡什么玩具。

  “跑部錢進”現象的普遍,表明國家投資體制和財政體制中還存在著嚴重的計劃分配色彩。與“跑部錢進”現象對應的是“駐京辦”現象。各級地方政府均設有駐京辦,這些地方的“第二行政中心”,很大一部分承擔的就是“跑部”功能。在“跑部”才能“錢進”的轉移支付體制下,跑得動、有關系的地區和官員擁有充分的博弈能力,所以能成功地汲取到財政資源。而跑不動、缺乏關系的地區,自然就吸引不了“北京的人”的注意了。基于“跑部”能力的弱勢,貧困縣常常就處于這種饑渴中,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感神秘,自然就很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北京崇拜”了。

  另一方面,這也跟不少貧困地區官員缺乏自主的市場開拓意識有關。對中央財政存在極高的計劃分配期待,活在“轉移支付”中,甚至把一地的全部發展都系于遙遠北京的垂青———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已經40年沒有北京的人來過”的怨婦心態。在如此自閉的計劃思維主導下,貧困縣如何能脫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