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逃令背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7日 16:24 經濟觀察報 | |||||||||
教育部關于“11月20日之前招聘會不能進校園”的禁令剛剛解凍,11月21日,上海財經大學網站上的一則“緊急通告”就引起了學生們的爭議,這則由教務處和學生處聯合發出的“緊急通告”稱,目前學校學生逃課現象嚴重,大四學生尤為突出,要求教師加強管理,學生不能無故缺課,而大四學生也不得以面試、考研復習為由逃課。 不準逃課,無論在哪一個高校的校紀校規中,都是明擺著的。一般來說,新生入校
一紙“禁逃令”,正是高校管理泛行政化的縮影。高校里面的科長、處長,絕對不比院長、教授少。大到高校評估、人才選擇,小到獎學金發放、學生飲食起居,都以官場規則運作。這種自上而下的官僚主義、官本位,是從來都不會從自身去尋找原因的。 學生逃課,固然有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組織紀律觀念淡薄等主觀原因,但是,學校教學模式老套、教材內容陳舊、師資水平欠佳等客觀因素往往也是關鍵所在。 學校和學生,在市場經濟中已經是一種契約關系,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縱向的服從與被服從。因此,高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也不能是一種單純的“行政”行為,更多的應該是以民事主體的身份出現——他們之間是平等主體之間法律關系。 不管這個“禁逃令”是怎么出來的,可以想象,這不是學生想要的制度。 (江西 彭興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