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高官班新加坡求學 從那學到了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8日 15:04 人民網 | |||||||||
記者 羅綺萍 “中國高官班”的學員們 “新加坡是一個只有270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每年卻能吸引700萬到800萬的游客;拉薩是一個有5萬平方公里的地方,可是每年卻只能吸引100多萬游客。這中間的差距,值得深
10月3日早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課程(MPA)”A班的課室,20多名三四十歲的“特殊學生”正在細心聆聽該校亞洲研究所所長陳光炎的講課。今天的課堂對這班“特殊學生”來說有點吃力,因為他們剛在新疆、河北、吉林等全國各地的老家進行了三個星期的調研,前一天才回到新加坡開始第三個學期的課程,部分人更是當日凌晨才趕到。而記者前來旁聽這天的課堂,令他們的精神更為緊張。 這就是南洋理工大學的“中國高官班”,共有55名學員,分成A、B兩班,當中的高官包括拉薩市副市長許成倉、廣西來賓市副市長莫恭明、山西省發改委副主任王賦、吉林省檢察廳副廳長賈曉東等。記者欲在課堂后采訪許成倉,他以未征得相關部門批準為由,婉拒了記者的要求。 不過許成倉之前曾接受《聯合早報》的訪問,其間他談到前來學習的收獲,“拉薩的問題是缺乏人才。普通意義的人不缺,缺的是具備現代理念、有先進觀念的人。”他的一個對比是,“新加坡是一個只有270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每年卻能吸引700萬到800萬的游客;拉薩是一個有5萬平方公里的地方,在世界的知名度很高,可是每年卻只能吸引100多萬游客。這中間的差距,值得深思。” 許成倉將以“拉薩應該怎樣規劃它的產業政策?”為題,撰寫他的公共管理碩士論文。學成回國之后,他還會就這個課題進一步研究,并付諸實行。 探尋新加坡的成功之道 “從學員交來的論文初步題目看來,他們最感興趣的是新加坡的廉政建設、領導干部績效制度、國有資產管理及政府如何應付突發事件等問題。” “高官班”的負責人、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吳偉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這是新加坡政府與中共中央組織干部教育局簽訂合作協議后,首個一年期的碩士學位課程,中組部及中國外交部共選派了16人參與(原來有20人,后來課程因故延后了一年,其中4人已有新任命),其中11人在南大。 吳偉一直協助舉辦中國內地各省市及各部門官員到新加坡考察學習,他認為一年期的課程,讓中國高官可以脫產全心全意讀書,效果比較好。“以往他們來兩個星期或一個月,只能走馬看花,談不上總結到什么經驗。” 吳偉說,“現在學員全年學習,今年2月開課的第一學期,先適應生活及四處參觀考察;第二學期進入全面學習狀態,學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一步在新加坡考察實際情況;8月底結束第二個學期后,各自回老家做3個星期的調研,準備寫他們的畢業論文,重點是將新加坡學到的、體驗到的,應用到具體工作去。” 南洋理工大學在12月底還會安排學員到澳大利亞考察兩星期,讓他們了解幅員較大的發達國家的情況,補足新加坡幅員較小,經驗未必適合在中國這個大國中使用的欠缺。 “中國加入WTO后,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官員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在新加坡學習,在這個東方及西方文化融匯的地方,不論是理論層面還是生活環境,對他們都有很大幫助。”吳偉說,由于一年期的課程安排時間相對地充裕,南大還為學員預備了英語加強班,提升這些中國官員的英語水平。 吳偉說,從學員交來的論文初步題目看來,他們最感興趣的是新加坡的廉政建設、領導干部績效制度、國有資產管理及政府如何應付突發事件等問題,另外也有學員對城市住房建設、經濟全球化及新加坡的傳媒發展感興趣。 “最重要是這些官員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新加坡的經驗只是給他們一點啟發,知道有可能這樣做,但在中國是否行得通,便要經過調研才知道,所以這個課程特別強調他們要回國搜集數據,才可以寫出有深度及有實際作用的論文。” 新加坡可以成為大國的政策試點 “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我們可以做到一些大國不能做到的事,我們的優勢是可以成為很多概念的試點,成為區內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參考。” 南洋理工大學安排了多名退休高官授課,包括公共政策課的執教老師嚴崇濤,他是新加坡任職時間最長的高級官員,曾擔任新加坡三個最重要的政府部門的主席(建屋局、經濟發展局、公積金局),同時兼任財政部副部長20多年。另外重點導師之一,是亞洲研究所所長陳光炎,他曾任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也曾是新加坡貿工部的首席經濟師。 學校本身有較多會用華語授課的導師,而“高官班”的其它客席講師,包括一些外國學者或者退休官員,學校會為學員安排普通話傳譯,方便那些英語水平不足的學員。 除了這個中央層面的“高官班”,南洋理工大學還有一個被稱為“中國市長班”的“管理經濟學碩士學位課程”,已經開展了7年。學員中不少是市級官員和國企高管,到現在已經培養了370人。加上到南大短期培訓的中國官員及國企老總,在南大校園經常聽到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在大學食堂中,除了有新加坡著名的海南雞飯及叻沙湯面之外,還有北京水餃和四川涼面等適合來自中國學員口味的菜式。 記者旁聽當日,陳光炎的講課題目是亞洲區內經濟發展的歷史變化。他認為,中國原來是亞洲政治及經濟發展的中心,在明朝以后閉關自守,反而令區域的邊緣國家發展起來,當中以日本的例子最明顯;近年亞洲的經濟發展,再次趨向中國及印度兩個中心,所以現時的中國官員,應該具備更廣闊的國際視野。 陳光炎長期在新加坡生活,也曾經到訪過中國的28個省、市、自治區,對中國情況十分了解。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中國官員到新加坡學習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習新加坡本身的情況,例如廉政建設、公務員體系、公積金、公共房屋以及國有資產管理等。但新加坡地方太小,中國面對的很多問題,新加坡都沒有面對過。例如區域差距及農民問題等,這方面新加坡本身沒有什么借鑒作用,反而日本及韓國的經驗較具啟發性,所以他在課堂中,會介紹日本和韓國的發展經驗。 “至于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在吸引外國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產業升級、加強科研等方面,均值得中國借鑒。”陳光炎說。 陳光炎并稱,新加坡是小市場大政府,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特別值得中國官員學習:“新加坡政府以淡馬錫這家公司來控制國有資產,重點是要為這些資產增值,給予企業管理自主權,所以旗下的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和新加坡電訊都辦得很好,盈利表現不遜于國際的私人公司;而淡馬錫在市場有需求時,釋出新加坡電訊的股份,一方面增加新電訊的流通量,同時套現作其它回報率更高的投資,這方面很值得中國的國資委及匯金公司學習。” 他還進一步指出:“新加坡的制度可以培養很多職業經理人,他們得到合理的報酬,為公司增值,這方面中國的不同區域、不同機構的差距會很大,要慢慢調整過來。現在學員先親身體驗新加坡的人才庫,開闊視野,對返回自己的崗位進行改革會有很大幫忙。” 新加坡人力部長黃永宏于9月29日接受中國媒體集體采訪時也指出,新加坡可以成為大國的政策試點:“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我們可以做到一些大國不能做到的事,我們的優勢是可以成為很多概念的試點,成為區內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參考。我們本身的市場很小,但卻是區內大市場的門戶,通過我們,中國和印度更容易走向世界。這里有7000家跨國企業,對于科技企業來說更有吸引力。” 黃永宏說,新加坡下一波發展有賴人才資本,特別是那些可以提供新概念,并將概念變成產品的人才。為了營造更有利人才資本的環境,新加坡政府決定增加研究開發(R&D)的開支,將研究開支占GDP的百分比,在5年內由2003年的2.15%增加至3%。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