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戎國強:國有資產流失3521.2億 錢都到哪去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4日 13:14 東方網

  戎國強

  11月7日,在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不良資產責任認定和處理工作經驗交流會”會議上傳出,2004年中央企業清產核資共清出各類資產損失高達3521.2億元。總的資產損失高達3521.2億元。

  3521.2億,這是經清查確認的,還有沒有未被查到的?有的可能性更大。而且這只是中央企業這一塊。地方企業呢?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澄對此消息評價說:“恐怕這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全國那些尚待確認的國資損失估計將達數萬億規模。”

  好像是要為國資委公布的數字提供一個小小的注腳,黑龍江省黑河市最近出了一樁與國有資產相關的新聞:該市通過公開競標拍賣方式出讓3個國有煤礦的探礦權,經過多輪競價,起拍價為人民幣10萬元的3個煤礦,結果以700多萬元的價格成交。消息一出,各家媒體上立即響起一片質疑之聲:事前經過相關機構評估的標的物,為什么會拍出如此懸殊的價差?是買主昏了頭嗎?當然不是。此次參與競標的人,都是從事采礦多年的業內人士,個個精明能干,對行情了如指掌,不會貿然行事。最大的可能,就是10萬元的底價定得太離譜了――這是讓國有資產“流失”最常用的辦法。

  這些錢到哪里去了?

  國資委判斷,企業應收款項的呆壞賬損失,約占資產損失總額的40%。那么,剩下60%呢?通過其他流失方式――包括浪費、揮霍和隱性侵吞等――損失的錢是多少?國資委沒有明說。為什么不說呢?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尚未查清,還沒法說;第二種可能是數字太大,怕說出來太刺激老百姓。第二種可能有兩個依據。一是國資委沒有提及其他流失途徑。其二,這十幾二十年下來,國人對不時爆出的貪污受賄丑聞已經見怪不怪,改革初期被一再要求的“心理承受能力”早已具備;如果被“管理層”弄走的只是仨瓜倆棗,國資委是很愿意透露這個消息的,因為它會起到安撫人心,穩定社會的作用。

  如果這樣的推測大致不錯,那么,是否可以認為,剩下的60%,即21憶元,基本上是被浪費、揮霍和隱性侵吞了?而在這三種方式中,侵吞肯定是大頭――凡對相關“國情”有基本判斷者,都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損失的只是錢嗎?

  流失的是不是只是錢呢?肯定不是的。除了經濟上的損失之外,損失的還有人心,人心是“改革”的政治資源。有人不喜歡聽到“

醫療改革失敗”之類的議論,并且用“否定改革”來的堵人家的嘴。走出文革的中國需要改革,這是絕對正確的。但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改革”沒有天然的正確性。改得民怨沸騰,“提前送終”的諷刺民謠都成了真事,
衛生部
還硬挺著說自己的“改革”是成功的。

  改革是要花時間的。時間對一個國家來說,搞好了,就把握住了機遇,而錢是把機遇的重要能力;如果錯過機遇,損失的就不是金錢了,而是你落后人家幾十年上百年的問題。“落后就要挨打”不是說說的,打起來就不只是錢的事情了,而是要死多少人的問題。所以說,今日謀國家之財,明天就可能害百姓之命。目前“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美日加緊軍事合作,美國航空母艦即將進駐日本。按老百姓樸素的愛國主義感情,上千億直至上萬億元流失了的國有資產本來能買多少俄羅斯先進的潛艇、飛機啊!從消極的一面說,多買點先進武器,一旦人家要打你,少犧牲幾個解放軍戰士,少死幾個老百姓也是好的吧?

  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還是要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活下去的,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連出國護照是什么樣子的也沒見過,也不知道瑞士銀行的門是朝南開還是朝北開。中國人里頭最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就是平頭百姓了,甚至只要國家強大自己不怎么富裕也認了。因為國家強大一點,他們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對他們來說,安全總比富裕要緊。對那些早就在外國銀行存了錢,留了后路的人來說,中國是否安全跟他們關系不大,有沒有足夠的錢買飛機大炮跟他們沒關系,所以他們胃口出奇的大,出手會那么狠,還自責心太軟。

  十幾年、二十年,對個人的生命來說不能算短了,如果改革沒有為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改善,沒有提高他的生活質量,相反,改革的失誤、失敗還給人帶來了痛苦,造成了個人的悲劇,誰來負這個責任?記得以前有人說過,改革要“付出一代人的代價”。現在明白了,這“一代人”要分成兩堆――這部分人付出代價,另一部分人享受別人付出的代價。當然,你要這樣說,他們早就給你準備好了理論:絕對的平均是沒有的。其實他們多慮了。連病都看不起的人,那里敢奢望平均,飯也吃不飽的人,那里能想到吃也能吃出脂肪肝來。命運、處境不同的人是沒法理解對方的。

  這錢追得回來嗎?

  這個問題還是能夠叫人松一口氣,甚至是令人鼓舞的。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國資委正在組織力量研究制定《中央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要抓緊修改完善,力爭盡早出臺實施。李榮融強調,要認真落實資產損失責任,對每筆資產損失都要弄清事實,查明原因,認定責任。對因違法違紀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等過錯行為造成的資產損失,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基礎上做好責任認定工作,并確定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

  說李榮融的話令人鼓舞,是因為人們從中看到了希望。但是希望后面還跟著一個問號:這錢追得回來嗎?說實話,一分不少全部追回是不現實的;但是,除了真正的呆帳壞帳,追回大部分被侵吞的國有資產,是人們所希望的。那些心里有鬼的“管理層”在玩“流失游戲”時早就想好了對策。他們也會用各種辦法來阻撓追查。國資委面臨著一場艱巨的戰斗。

  但是,老話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犯罪總是有現場的,現場總是會留下痕跡的。只要國資委有決心,老百姓就有耐心等待。一兩年不夠,三五年總夠了吧?那么多壓抑、無望都熬過來了。好不容易有了希望,趕緊得寸進尺:央企流失的國有資產要查,地方國企呢?是等央企查完了地方再查?還是同時查?如果條件還不成熟,那么是不是抓緊讓條件成熟起來?總不會說準備條件的條件也不成熟吧?老百姓有耐心等,就怕形勢――國際經濟的、

能源的政治的、軍事的形勢――不會等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72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