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換技術不能急轉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3日 11:28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評論員 仲偉志 關于“拉美化”的討論,關于外資企業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指責,關于“效率與公平”的權衡,使“市場換技術”頻遭批判。在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將自主創新作為推進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之后,有人認為,這是我們對“交換論”的“深刻檢討”,是“改革開放彎路上的幡然省悟”、是“痛定思痛后的民族復興選擇”。于是,對
如今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在地方政府的工作報告中聽到類似表述:要及時調整以市場換技術、跟蹤模仿的追趕型發展思路,把戰略重點轉移到發揮特色科技資源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上來,通過實施自主創新,全面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難道,地方政府趨之若鶩了20年的外商投資戰略,真的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廢棄之物? 沒有人會否認,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通過技術創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培育自己的世界品牌。也沒有人否認,通過自主創新,可以提升產業素質,把資源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轉化為國際貿易的競爭優勢。但是,倡導“自主創新”,是否就要徹底否定“市場換技術”?“創新”與“交換”應該是怎樣的關系?“自主創新”怎么創?誰來創?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厘清。 這首先涉及到一個對外商投資之功過是非的評價問題。外資當然不是天使,不是騎士,它在為東道國提供就業、帶動出口、增加外匯的同時,主要目的是降低自身生產成本,接近東道國市場。現在來看,外商投資有助于我們維持外匯存底,外資匯出獲利并不能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安全。但是人們會說,在這個過程中,外商投資排擠了“民族品牌”和“民族企業”,技術沒有換來,我們的市場卻丟掉了,罪莫大焉。 這種評價是片面的。我們應該看到,跨國公司的研發擴散態勢一直在明顯上升。對于后發國家而言,有機會低成本利用外資研發的“溢出效應”,促進自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這種“溢出效應”,可以逐步縮減外商投資的絕對優勢,縮小外企與東道國之間的技術差距。問題是,承接“溢出”須有必要的載體。這個載體是什么呢? 我們知道,外商投資企業往往通過對東道國勞動力的培訓,增加自己的技術人才供給。實際上,這些技術與管理人才就是承接“溢出”的載體。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人才流動成了技術“外溢”的間接管道。有人說,流動了也拿不到人家的核心技術呀。其實,那些在外企工作的中國員工,學習了先進的組織模式;那些在上游和下游與外商打交道的市場伙伴,大大提高了自身技術效率和產品質量。他們可以與外企展開人才爭奪,從而在中國建立起更為有效的現代企業組織。 但是,這種思維方式在目前是處于下風的。有人質問:以市場換技術,20年都沒有換來什么“溢出效應”,以后就能換來嗎? 這個“溢出效應”是無法短期量化的。再者,我們還要弄清楚,以前的所謂“市場換技術”,交換的主體是什么?——在過去,一切都是政府一手操辦,通過調節各種準入政策,逐步出讓它自己手里的“市場”。而換來的技術都給了誰呢?給的是那些缺乏學習能力、吸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機構和組織,自然是“仙佛茫茫兩未成”。 在這里,政府隨意分配資源,主宰交換,實際上是又一次錯位了。 所以,無論是以市場換技術還是把戰略重點轉移到“自主創新”上來,我們首先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政府只應該為創新提供環境,而不應該成為創新的主體。企業,才是推動技術創新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力量。而對于各級政府來說,“自主創新”與“市場換技術”,也不是西瓜與芝麻的關系,必須綜合考量,不能顧此失彼。 ——退一步來講,也并非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徹底的創新者。很多創新可以體現在對傳統產品的非常之小的邊際改進,流程和管理方法的改善也可以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這難道不也是市場換技術的“溢出效應”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