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綠色評選 如何體現公共精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0日 02:13 第一財經日報

  劉軍寧

  隨著11月8日20名候選人正式出爐,“2005年度綠色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正式進入白熱化階段。

  對于社會上名目繁多的評比活動,筆者一般很少關注,因為不少評比都逃脫不了內
部人控制、黑箱作業。不過,這次綠色中國人物評選倒是的確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倒不是因為它是中國首個由政府頒發的環保人物大獎,而是因為這次評選有兩個不同凡響之處:一是這次評選活動的組織者表示要本著公共精神來組織這次活動;另一個是國家環保局副局長潘岳公開表示不參加評選。

  所謂公共精神,我理解,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在價值觀念,它是公共的,而非特定立場導向的;是對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一視同仁而非有所歧視的。因此,在價值層面凸現公共性,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公共精神的第二個方面與規則有關,即在于規則的公正性。這意味著,規則的制定過程必須是公正的,規則的內容必須是公平的、透明的,每個細節是充分清晰的、可以預期的。規則的執行必須是公平的,不能任意改變的。用潘岳的話說,“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是一個真正具有“公眾精神”的獎。它的候選人名單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評選過程在各大媒體上受公眾監督,最終結果由公眾通過一套專家設計的程序投票選出。這將是一個完全體現民意的獎,組委會將做到最大限度的透明和最廣泛的參與,塑造出最具有公信力的社會品牌。這樣的公平精神的確引起了我對這次評獎的很大期待。

  另一方面,公共精神畢竟是抽象的東西,需要有一個個具體活生生的反映公共精神的行動來填充。這樣,虛與實才能結合,才能把公共精神真正實在化。而潘岳在網絡上得到不少人氣的情形下主動退出評選,這無疑體現了他所主張的公共精神的一個決然之舉。因為他是這次活動的策劃組織者,規則核準者,相關人物中知名度最高者之一,所以,他的加入是對公共精神的踐踏,他的退出是對公共精神的尊重。他選擇了后者。

  然而,20位候選人名單的出臺和對下一步競選規則的公示,卻又勾起了我對這次評選活動的公共精神和公平性的質疑。首先,在這個20人名單中,有與潘岳背景相同的環保局系統的內部人。這就是太原市環保局局長,他的貢獻是,在其任內5年中,摘掉太原市全國大氣污染第一的帽子。

  盡管他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我認為組委會不應該把他列入候選人名單。理由有二:一是搞好環保工作,減輕太原

空氣污染是環保局長的分內事。既然是國家
公務員
,國家給他提供資源,就是讓他把本職工作做好。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沒有做好,那是失職。所以,他與那些用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資源在環保領域作出貢獻的人不在一條起跑線上。這樣的競爭是不公平的。第二,環保局長是環保局系統的內部人,而這次評選是由國家環保局主導的,只要動用環保行政系統的一點點資源,他就必然當選。這對那些沒有整個行政系統資源支持的人無疑是不公平的。所以,為了真正體現公共精神,組委會應該主動撤出環保行政系統的候選人。我高度尊敬這位局長在崗位上作出的貢獻,但是從公共精神的角度看,他或許是環保系統先進工作者或優秀公務員的最佳人選,卻不是綠色中國人物的適當人選。

  游戲規則的制定必須公平。否則就談不上遵守公平的游戲規則。邊比賽邊制定規則,規則細節不透明、規則任意修改且不可預期,是這次評選活動同樣重大的缺憾。例如,如何統計網上投票?用專家匿名評比無疑是公平的,但是事后是否應該公布零點公司的專家名單,以展示這些專家的公信力?用何種方法、由哪些人從288位被提名者中推選出79人(官方報道是89人),然后又推選20人?為什么網上幾乎沒有得票的人卻出現在20人的名單上?為什么當初決定最終10人當選,后來又被改成5人?對所有這些隱藏種種疑團的地方,組委會都沒有做出明確的解釋。從這一連串的問號看,這次綠色中國人物評選活動的公正性,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作者為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
010—5868577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廣州)
0755—82416077(深圳)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