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外匯儲備犧牲國民消費 向美國提供低息融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9日 14:43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專電 (了望周刊記者 袁元) 已持續兩年外匯儲備增加額超千億美元的勢頭,進入2005年之后繼續上演。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769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590億美元。人們普遍估計,按照如此增速,超越日本而位居世界外匯儲備第一僅是時間問題,估計年內就可實現。 充足的外匯儲備曾令中國免受諸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風險沖擊,一個裝得鼓鼓的
貿易順差拉動外匯儲備增長 觀察我國歷年的外匯儲備余額,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昂首向上的曲線。就其增長的原因,研究者將其歸為三條:一是加入WTO之后,出口壁壘的弱化,出口增長提速,貿易順差擴大;二是,越來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中國;三是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有一部分偽裝成經常項目交易的變相資本流動,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熱錢”。 在談到今年外匯儲備高增的原因時,商務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著重提到了“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快速增長”。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極有可能創造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額貿易順差,僅前8個月貿易順差就高達608億美元,而去年全年的順差僅321億美元。 此外,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系主任賀力平認為,外匯儲備的增長還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這是因為今年7月份匯改之前,人民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元的持續貶值也帶來了人民幣的相對貶值,這就加劇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過,按照經濟周期的規律,雖不排除其繼續增長,但今后一段時間增速也會放慢”,在他看來,隨著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后,與外匯儲備的聯系將是多樣性的。 多角度看待外匯儲備 “今年前9個月平均每月增加近1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照此速度全年的外匯儲備至少會突破8000億美元。如果持續兩三年,外匯儲備余額就將相當于全年GDP。”面對如此高速增長,賀力平認為,今后是否要需要這么多的外匯儲備是值得考慮的。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外匯儲備可以起到調解短期國際收支不平衡,并可防止金融市場波動”,在賀力平看來,盡管充足的外匯儲備對于增強國家清償能力、提高國內人民幣信心、應付可能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外匯儲備只是有利于經濟穩定的一個因素,真正決定經濟穩定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于經濟體制的活力與企業、金融機構的活力。 從好的方面說,梅新育認為,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表明我國已經擺脫了外匯缺口的制約,而這是約束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桎梏;同時表明我國經濟抵御外來沖擊(如投機性貨幣攻擊)的能力很強。 但從壞的方面來看,“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表明我國犧牲了自己國民消費和投資的機會向外國(主要是美國)提供低息融資,充當別人的現金流,須知我們自己的投資資本收益率高于美國。”梅新育告訴《瞭望新聞周刊》,發展中國家投資資本回報率普遍高于發達國家,1994年~2003年間,全體發展中國家平均為13.3%,而西方七國集團投資資本回報率平均只有7.8%,最高的美國也不過9.9%。 的確,持續較快增長的巨額外匯儲備如同一把“雙刃劍”,日益龐大的規模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制約貨幣政策操作、加劇經濟結構失衡、激化國際貿易摩擦等,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也不容小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王召博士告訴《瞭望新聞周刊》,新增的外匯儲備不能以外匯的形式存在,否則在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大于需求,這就會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巨大的壓力。這就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央行購進外匯儲備,投放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效應,就會形成巨大的貨幣供給量,這又會成為通貨膨脹的壓力。要想既不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壓力,又不對國內的價格水平產生壓力,央行就必須通過發行中央票據采取對沖。這對于央行的貨幣政策、對于宏觀經濟都是很大的壓力。 另外,聞風而來的“熱錢”也平添風險。賀力平認為,大規模的熱錢的流動是引起市場波動的原因,2003年以來熱錢的流入就比較明顯了,而熱錢的流入并不可怕,會帶來風險的是熱錢的快速撤走。不過,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對國際資金有著很強的吸引力,熱錢突然撤出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3年~5年之后會有這種可能。“當前增強經濟體制的活力、企業的活力、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尤為重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