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為創新主體需突破障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8日 18:44 工人日報企業周刊 | |||||||||
本報記者 楊兆敏 “改革開放20多年我們在技術方面主要是靠引進來帶動技術進步,可我們的技術為什么一直落后,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投入吸收消化技術的資金太少。”11月3日上午,在科技部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軟科學組織處擁擠的辦公室里,該處處長趙剛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趙剛告訴記者,與我們的鄰國日韓比起來,我們的差距非常大。“一個調查結果表明,引進技術的資金和用于吸收消化的資金的比例,日本、韓國都是1:5~1:8,我們國家才僅僅1:0.07。” “1:0.1都不到,真的是令人震驚。”得知結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一提起來,趙剛依然有些激動。 技術積累過程被打斷 引進技術一度是中國經濟中最流行的一種發展方式。企業在總結自己的成績時,幾乎沒有一個不提到引進了國際最先進技術。可是,當我們的企業陷入“引進技術,幾年后技術落后了,就再引進”的“引進再引進循環圈”后,技術創新能力就只是一個嘴邊的夢,說說而已。 不可否認,引進技術使我們快速縮短了和世界的差距,而且今后肯定還要引進,但是,引進技術有可能打斷我們自己的技術積累的過程,打散我們自己的技術隊伍。趙剛對中國的產業自主創新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他說:“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核電產業。” 我們的核電技術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就起步了,在秦山一期、二期工程中都有自己的技術,等到上馬大亞灣等核電工程的時候,引進成為一種潮流,“我們成套引進國外技術,結果,比我們起步晚了近10年的韓國,在我們引進第三代核技術的時候,已經能夠和美日等國的公司一起,捆綁著參加投標了。”趙剛介紹。 他還痛心地說:“核電技術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結果,由于引進,我們自己的設計力量、生產隊伍,因為拿不到項目,沒有投入,沒有生產、加工設備的機會,隊伍散了,技術積累由此斷檔。” “更讓人著急的是,我們引進了國外的好幾種技術體系,結果,基礎原器件有不同的標準,工藝也不同,國內僅存的核電研究的力量因此分散了。”趙剛的語調越發沉重,“我們交出了市場,并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技術創新能力。” 幸運的是,我們已經開始檢討“市場換技術”策略的種種得失,并且達成一個基本的共識:如果自己不搞研發,技術都靠引進,那么,當一個國家主要的技術已經依賴別國的時候,必然形成各個方位的依賴。所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到“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趙剛說:“這是黨中央對于中國現代化道路做出的新抉擇。” 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障礙 自主創新企業是主體。這也已經是一個基本的共識,可是,在激勵企業自主創新上目前還存在許多障礙,其中之一就是,企業進行研發要有資金投入,現有稅收體制沒有優惠政策加以激勵。 判斷研發水平的標準之一是研究開發支出的多少。有一個統計數據說,我國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研究開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是0.7%,而按國際上一般標準,低于1%企業是無法生存的。 “我們現有的財稅體制不支持企業創新。”趙剛說。據了解,美國財稅制度普遍對企業研發投入采取稅收優惠,企業對研發的投資直接作為成本列支,而不是作為資本性的支出。可是在中國,企業所有的研發設備的投入只要是固定資產肯定是交所得稅后才能進行,連工資都有一部分要在企業所得稅以后才能給發。 提高研發投入是一句很容易說的話,可做起來就非常復雜。承擔風險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企業還得考慮投入能力,不是想投多少就能夠投多少的問題。在企業所得稅沒有并軌之前,內資企業要負擔比外資企業高得多的所得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郭勵宏撰文指出,前些年企業為了扭虧為盈而不提折舊,全國企業每年少提折舊1千億到3千億,年折舊率降到了4%,同期日本是11%~15%,美國是13%左右。“折舊是企業資金積累的主要來源,在只有4%的折舊率的情況下還要搞技術創新,企業根本沒有這筆錢。” 在沒有能力做研發,同時技術水平又低的情況下,企業用引進技術來創造利潤也是一種理性選擇。“更何況我們對國有企業的考核指標只是產量、產值、銷售量等等,沒有針對研發投入的考核指標,于是研發投入動力不足也就不足為奇了。”趙剛說。 對于國內企業靠引進國外技術來發展,本刊學術顧問北京大學路風教授曾經指出,當你不具備生產能力的時候,它會拿一些落后的技術給你,當你具備產品生產能力的時候,它會拿一些略微先進的技術給你,當你具備生產一些先進技術產品的時候,它會拿一些最先進的產品來壓你。所以不要指望它們會給你好的技術。 產學研要以企業為主導 “當然,我們還是有不少企業在默默地做著技術研發,并且取得了非常了得的成績。”因為工作的原因,對于創新的企業,趙剛了解得比較多,尤其是山東煙臺叢林集團公司。今年3月份,該公司因成功研制超大型鋁材擠壓設備項目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我國鋁型材加工業領域,擠壓設備和產品結構不合理是個老問題,中小型擠壓機比重過大,大型特大型擠壓機數量過少,并且大部分是1970年代以前的水壓機,國內急需的大型高精度型材,幾乎被歐、美、日發達國家壟斷,需花費大量外匯進口。 “國家為此組織大型國有骨干企業,投入巨資進行的相關生產設備開發,卻始終收效甚微。”趙剛說,僵局最后是由一個靠水泥起家,1993年開始涉足鋁型材生產,1998年才涉足工業鋁型材生產,在該領域只能算是剛進門的叢林集團打破:從1999年10月立項到2002年7月試車成功,萬噸擠壓機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便成功研制出來。有人評價說,“如此大型、高技術含量的設備完全達到國產化,這在中國重型機械制造史上尚無先例。” 業內一致認為,這套設備的研制成功,不僅使企業獲得了技術上的先導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使得我國的整個鋁型材市場在國際鋁型材市場中獲得了更有力的地位,帶動了國內其他企業相似設備的由進口到自主研發的轉變,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延伸發展。 “其實當年叢林集團向上馬這套設備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從德國引進當時最先進的9千噸的擠壓機,結果因對方要價太高而作罷。企業又不想走合資生產的老路,于是只好自己干了。”言談之中能夠發現,山東人趙剛對來自自己家鄉的企業多了一份親切之感。 當然,叢林集團不是完全憑借一己之力完成的,而是叢林負責投資立項、總體規劃設計,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上海重型機器廠、中航一集團第304研究所、中南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為協作方。 “奇跡是大家一起創造出來的,合作機制起到了關鍵作用。”趙剛說,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和組織者,所以,“該項目的成功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組織創新。” 產、學、研結合的創新之路一直被寄以厚望,現在各相關主體都具有了較強的市場反應能力和資金運營能力,科技創新與開發被當成各主體的戰略重點。“這樣的結果既帶來我國科研創新與開發的又一輪高潮,同時也出現了與所謂創新主體多元化相伴的項目爭奪現象。”趙剛說,對不同的知識創造主體,必須明確各自的地位與分工,才能形成協調一致的合力,推動科技與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產、學、研的機制要真正發揮作用,企業的主體地位必須建立。”這是趙剛研究多個案例得出的結論,采訪中他多次強調。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