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雜志:電力改革推進漸進及其引申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3日 12:14 和訊網(wǎng)-《財經(jīng)》雜志 | |||||||||
中國改革走到今天,早已進入“攻堅戰(zhàn)”的生死階段,持續(xù)的、階段性的推進策略正是制勝關鍵。為防止全面倒退局面出現(xiàn),加大改革力度、謹防利益集團主導下的畸變發(fā)生已成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力改革能否繼續(xù)推進會成為一個標志,判定中國近中期改革大業(yè)的走向 胡舒立/文
始于2002年的電力行業(yè)重組,本來是中國近年來最重大、最令人振奮的改革步驟之一。正因為此,這一改革于年來出現(xiàn)的遲疑和畸變,雖然算不得全面大倒退,仍然是令人關注和憂心的事情。 中國改革特點,用專家們的語言表述,應當屬于“漸進式”加“重點推進”。漸進,是為了防止過大震蕩;但因為一味漸進可能導致改革停滯,為中間利益集團左右,所以某些領域,某些階段,需要有大動作、大手術,這就是重點推進。 應該承認,改革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需要重點推進的領域越來越多。一直處于滯后地位的電力行業(yè)即為其一。2002年4月,歷時兩年、幾經(jīng)反復的電力改革方案正式出臺,確定了電力改革三步走的方針,并于當年底對國家電力公司進行橫向和縱向切割,從而走出了具有實質意義的第一步。 根據(jù)決策層批準的即定改革方案,電力改革繼“廠網(wǎng)分開”之后,應當實現(xiàn)“主輔分開”,接著是“輸配分開”(即輸送電和銷售)分開,最終建立起規(guī)范、公正和高效的電力市場體系。然而,在原有的國電公司被分拆,兩大電網(wǎng)公司和五大發(fā)電公司的格局建立之后,改革的推進一直相當困難。不僅“主輔分開”至今仍在紙上爭論,原有的“廠網(wǎng)分開”也出現(xiàn)了倒退跡象。 最典型者,就是部分省級電網(wǎng)公司所轄發(fā)電資源日益發(fā)展壯大的局面;最新近者,就是國家電網(wǎng)公司旗下新源公司的悄然發(fā)展——這家注冊資金22億的公司擁有647萬千瓦發(fā)電能力,相當于三個葛洲壩(參見本刊2004年9月5日文章《“金元帝國”調查》、本期報道《新源變異》)。 在新的電力體制中,電網(wǎng)公司專司輸送電之責,在所轄區(qū)有壟斷地位。電力公司則是競價上網(wǎng)的一組群體。電網(wǎng)公司持有發(fā)電企業(yè),利益沖突畢現(xiàn),全然與既定改革航程逆向而行。然而,這種局面遲遲未能扭轉,當下更有愈演愈烈之勢。 重大改革如此徘徊反復,原因自然是多重的,包括中國2003年以來電力緊缺的形勢、中國電網(wǎng)建設長期滯后等。根據(jù)新的或事先估計不足的困難,對原有改革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是必要的;但無論何種困難,都不應成為改變即定改革方向的理由,這其實是個重大的原則問題,不應當有絲毫動搖。 反思中國電力改革,其根由實與改革策略相關:在初始的重點推進之后,改革主導者大幅度回歸漸進模式,終于漸漸地不進而退。在重點推進中,外力與內力相結合,是一種具有強制力的改革;而漸進過程中,過多地采用內部人自我改革模式,卻又缺乏足夠激勵,極易出現(xiàn)學者們擔憂的“中間利益集團”軟化改革的局面。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人人懂,由于漸進而半途而廢的危險,我們無法視而不見。近十余年來的實踐已經(jīng)表明,重大領域的改革應當采用內外結合、階段式推進的策略,亦即學者們總結過的“波浪式前進”。改革是不能靠激情去完成的,重大改革是一個長過程。如果在初始的強力推進之后,忽視以外力頂住既有阻力,放棄階段性推進的策略,則極易出現(xiàn)強勢利益集團主導下的博弈局面,最終使改革進入歧路。決策層作為中國改革的領導者,對此應當有清醒的認知和堅決的行動。其核心,在于強烈的改革決心與使命感。 在中國,電力改革較之金融改革、證券市場改革、國有企業(yè)改革,或是較早前進行的電信改革等,因為具有某種專業(yè)性而且與公眾利益似乎并非直接相關,并不屬于大眾輿論頻繁關注的熱點。但反思電力改革出現(xiàn)的新曲折,就改革策略而言,對全局有極大的引申義。中國改革走到今天,早已進入“攻堅戰(zhàn)”的生死階段,持續(xù)的、階段性的推進策略正是制勝關鍵。為防止識者所擔心的全面倒退局面出現(xiàn),加大改革力度、謹防利益集團主導下的畸變發(fā)生已成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力改革能否繼續(xù)推進會成為一個標志,判定中國近中期改革大業(yè)的走向。這就是我們高度關注電力改革進程的原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