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以財政增收契機推動政府轉型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7日 00:04 21世紀經濟報道

  7月25日,財政部發布數據稱,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完成16392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1%;全國財政支出12421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中央財政支出增長1.5%,地方財政支出增長20.9%。

  2004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是30.6%。增幅回落主因是出口退稅多退了1044億元,加之進口環節稅收低增長和證券交易印花稅負增長。若剔除這些因素,按可比口徑2005年
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應為21.9%。財政收入主要貢獻者為流轉稅(增幅為20%)和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增幅為38.2%)。這反映出上半年經濟交投活躍,企業效益與個人收入提高較快,經濟仍顯過熱。

  令人不解的是,與地方財政支出增長20.9%相比,中央財政支出增長為何只有1.5%?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某一項或數項財政支出在統計口徑上沒有歸入“中央財政支出”項下,而由代征單位直接劃撥到了用款單位。這種統計變動沒有在財政部數據中得到反映。

  重要的是,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增長21.7%,這種稅收增幅高過GDP增幅一倍以上的發展態勢,為財稅改革提供了機遇。新一輪稅制改革方案遲遲未能付諸實施的重要原因,就是擔心稅收收入不穩定,財政難以擔負起改革的成本。

  從稅改推進的程序判斷,隨著增值稅轉型在東北試點的經驗總結,2006年中國將全面實施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的改革,此舉有利于控制投資過快增長;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實行國民待遇原則,在降低名義稅率的同時,實行內、外資企業統一的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是必然趨勢,但這種稅法調整須經明年3月全國人大的審議。這兩項改革將使內資企業的稅負大幅降低。

  農村稅費改革進展順利,免除農業稅的省市今年還要增加,農民負擔可望減輕。個人所得稅體制改革已經呼吁多年,主要是提高免征標準,使個人稅負更趨合理,此舉對全國稅收總量影響不大,但對提高個人特別是工薪階層的收入,進而刺激消費意義甚大。調整難度較大的是出口退稅在中央與地方以及各地之間的負擔機制,因各地對出口退稅的負擔比例不夠均衡,致使退稅資金難以及時足額到位甚至拖欠,應根據受益和校正溢出效應原則,確定政府間退稅分攤機制。

  亟待研究出臺的改革是資源稅和與環保有關的稅收體制。轉變增長方式即改變目前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長模式,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過稅收調整。過去一輪投資過熱導致了煤、電、油、運緊張,核心就是強烈的資源渴求,這又導致資源進一步消耗。2000年全國煤炭產量10億噸,2005年達到20億噸仍難滿足市場需求。應對資源征收高額中央稅,而不應把資源當作國有股份投入國有企業,以致回復到資源使用的舊體制。對于日益增加的環保監督成本,環保稅收顯然是一條增收途徑。

  中國過去的改革導源于財政壓力,現今的財政改革則協同著政府職能轉型,公共財政對應于服務型政府。退出干預微觀經濟或直接投資以后,政府主要職能就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這要求今后財政支出在結構上更加傾向于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困難救助、科教文衛事業和公檢法等社會基礎“軟設施”的建設。同時在政府轉型過程中,財政應承擔有關國企改制、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政事分開等系列改革的成本,保持社會穩定。

  這其實是對“人本財政”理念的承諾。“以人為本”在財政支出中的具體體現,不但要求政府提供面向社會公眾的公共服務,而且這種服務具有普遍公平的價值,尤其應側重對一般民眾和弱勢人群的扶持,如農村的義務教育,困難人群的醫療待遇和求學就業機會。這種公共服務與公平價值應具有可監督性和可評價性,這要求財政的收支分類和編目細則采用國際上通用的語言,全口徑地、透明地實時反映預算,滿足人大代表和社會公眾對預算的監督。

  這也是政府間事權與財權協調的財政體制。這種協調反映了中央與地方經濟社會管理權責的合理劃分,反映了中央財政汲取能力的提高和平衡地區間財力差異能力的增強,反映了政府財政管理層級的縮減和管理半徑的擴大,表現為“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等財政管理模式的多樣性。同時這種財政體制的協調功能又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地方政府能夠獲得適度的稅政權,以實現中央賦予的事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