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 正文
 

人民幣解凍的意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5日 10:32 和訊網-《財經》雜志

  中央政府以一系列配套的政策解決宏觀經濟中的不平衡,加速推進市場化改革,才是解決貨幣升值壓力、確保匯率改革順利推進的治本之道

  胡舒立/文

  雖然有長達數十個月并于近十幾個月頻繁加劇的市場壓力,7月21日周四晚,確實在不
經意間,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了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消息。頃刻間,市場輿論將消息做了最有新聞價值的簡化,說法是:“人民幣升值了!”

  用比較準確的專業語言表述,這當然不是一項單純指向升值的外匯政策決定。此番改革有三項內容,亦即即時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到8.11元的水平;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水平進行調整;以及中心匯率以前日收盤價為基礎。綜合而言,這應稱為外匯形成機制改革的重要的第一步。

  如果以生動的方法來進行盡可能準確的表述,我們愿意說:這是一次“人民幣解凍”。此番“解凍”,使人民幣與十年固定匯率體制告別,意義非同尋常。

  評價匯率改革,第一要素就是時機。應當承認此次改革時機不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從中國經濟全局看,目前仍不失為人民幣改革的好時機:經濟仍維持高速增長,對外貿易順差空前,有利于消化任何因升值帶來的對經濟的不利影響;貿易磨擦和國外的政治壓力逐步升級,已經開始威脅中國的出口發展和對外關系;順差和資本的持續大量流入使得外匯儲備劇增,更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執行和國內宏觀調控的順利進行。在國內外輿論注意力稍稍有所轉移的時候,央行宣布期待很久的匯率改革,其操作時機的選擇可以得到肯定。

  這次改革對人民幣做出了2%左右的上調幅度,遠遠低于市場上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如此幅度對經濟的影響是相當小的,但畢竟打破了長達十年盯住美元的匯率體制,意味著人民幣匯率開始更加靈活,并有可能進一步不斷升值。而且,即使是人民幣的小幅升值,也會帶動亞洲其他幣種的相應升值,進而部分地釋放國外的政治壓力。畢竟,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和貿易磨擦對中國出口的危害,遠遠大于2%升值可能的不利影響。

  應當承認,此次匯率改革是一種突破,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現在市場上普遍預期人民幣升值的空間較大,改革后的匯率體制又給人民幣繼續小幅升值留下可能,所以資本流入的壓力將繼續加大。雖然央行同時調高了美元的存款利率,但強烈的升值預期會吸引更多的投機者,外匯儲備會進一步膨脹。因此,央行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理,盡量減少流入過甚對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干擾。

  以長遠眼光評價此次改革,還可看到此次人民幣與美元脫鉤有更廣泛的含義。此舉有利于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無疑給政策執行者增加了應對內外部經濟沖擊的手段;而央行與國家從此不再完全承擔匯率風險,將迫使企業、銀行等市場的參與者不斷提高匯率風險的意識。特別是此次匯率波動的區間仍很小,企業與銀行正好借此感受風險,演練應對,為中國向更靈活的匯率轉變做好準備。

  告別固定匯率體制,還有助于外匯市場的發展。只有當匯率可以波動時,外匯市場的改革才能落到實處。例如做市商有可能雙向報價,而更多的外匯產品,如遠期、調期、期貨業務能夠得到發展。外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正是浮動匯率體制行之有效的保證,可為匯率體制的進一步改革打下基礎。

  當然,人民幣以升值2%和與美元脫鉤的辦法進行“解凍”,只是轉向更靈活的匯率體制的第一步,未來的政策走向及市場預期才是關鍵。

  如果央行允許匯率每天在目前的3‰浮動區間內按市場供求波動,而不進行強硬的干預,那么在目前的預期和資本流入趨勢下,人民幣有可能以每天3‰的幅度升值。積少成多,不用多長時間,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就會對經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如果央行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繼續積極干預外匯市場,那么短期內人民幣匯率體制的改革可能不會很有效果,人民幣將在事實上重回固定匯率。

  因此,在“人民幣解凍”之后,央行必須非常藝術地參考一籃子貨幣方式,給匯率造成可升可貶的預期,引進不確定的因素,以期提高投機者的成本,減少投機性的資本流入。而中央政府以一系列配套的政策解決宏觀經濟中的不平衡,加速推進市場化改革,才是解決貨幣升值壓力、確保匯率改革順利推進的治本之道。-

  (本文刊于7月25日出版的《財經》2005年第15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匯率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