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我國首部鋼鐵產業發展政策 > 正文
 

國資委相關發展政策出爐 用市場眼光打量鋼鐵業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3日 10:4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南嶺

  在市場化的眼光下,鋼鐵業將是另外一番光景。7月20日,發改委發布了醞釀已久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其中展望了中國鋼鐵業的發展遠景,并從產業規劃、產業布局、產業技術、企業組織、投資管理和原材料等方面列舉了許多的要求。對于既是世界最大產鋼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又是世界最大用鋼國的中國來說,這個政策的影響不能說不大。

  為什么要制定鋼鐵產業政策?關注宏觀經濟動態的人都知道,直接原因在兩個方面:一是鋼鐵產業增長很快,從去年開始的宏觀調控中,鋼鐵業就是一個重中之重;二是今年的鐵礦石進口談判中,賣方大肆提價,讓國內的買家叫苦不迭。

  當然,原因還可以列舉一大堆。比如從鋼鐵大國到鋼鐵強國的發展要求,環保的需要,節約礦藏資源的需要等等。概括起來,就是鋼鐵業面臨抉擇。

  制定產業政策的邏輯就是鋼鐵市場既然不能自發完成向集約化轉型的任務,那么就需要有形之手幫它一把了。顯然,無論幫還是不幫,都必須先搞清楚問題出現的原因。

  如今煉鋼是百分之百的利潤驅動。利潤這個東西并不神秘,無非就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那一部分。一看收入,價格決定收入高低,價格又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因此收入高表明市場需求強勁;二看成本,其范圍就比較廣,凡是廠商必須從腰包里拿出去的,都屬于其中。

  由此,鋼鐵業如果真的發展得過了頭,不再符合市場規律,那么必然是競爭機制出了問題。在成本機制運作正常的情況下,產業的整體擴張會導致利潤不斷下降,從而將不合格的競爭者淘汰出局,最后的幸存者,正是大家夢想中的中國的新日鐵和浦項制鐵。

  目前,鋼鐵業出現了“小”欺“大”的咄咄怪事。按理說,大公司有規模效應、技術優勢,完全可以通過發起價格競爭打垮小廠商。最終的結果卻是,大廠商在各種場合不斷抱怨小廠商破壞了市場,要求政府出面打壓小廠商。解釋這種怪事,首先就需要考慮是不是競爭還不充分的原因,大廠商是否存在超額利潤的問題。

  其次,就要來看成本問題。鋼鐵業的成本大體由設備投資、鐵礦石成本、燃料成本、環保成本、稅收和土地費用等方面構成。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成本機制失靈是大煉鋼鐵運動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土地使用費低,礦藏資源的稅收不合理,環保監控不到位等等因素導致了這一結果。

  顯然,政府的產業政策首先要著眼的就應該是成本機制。有的觀點認為,正是由于市場機制缺乏,才導致今日的混亂,所以需要行政手段來調節。事實上,市場機制也有其發育過程,如果一碰到問題就想到用行政手段來替代,那么市場機制只會不斷被扭曲。

  完善行政管理機制,用成本和競爭來淘汰不合格的競爭者,才能讓贏家變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也才能讓輸家心服口服,并將產業升級的社會成本降到最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