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不是票房的救心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1日 12:24 新京報 | |||||||||
編者按: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長期萎靡不振,而電影票價卻一路上漲,居高不下,引起觀眾的普遍不滿,甚至被質疑影響了中國電影的復興。針對這一焦點問題,本報自7月19日開始推出了“中國電影票價調查”系列報道,尋求票房與票價關系的正確答案。自今日起,本版將陸續推出“問責高票價”系列討論,歡迎讀者參與。 “50塊一張的電影票貴不貴?”幾乎所有被我問過的影院經理都很坦率地回答,“貴
追根溯源,中國電影高票價的始作俑者應該是海外分賬大片,很多業內人士都曾特別提到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這部片長180分鐘的美國災難愛情片在中國創造了3億多的票房,也順帶手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百元高票價。自此,中國大部分電影院就把電影票的價錢抬高到50元的檔位,八年過去了,這個價格沒漲也沒落。 如今周二半價日的活動進行地如火如荼,由院線公司和發行公司提供的票房數字是媒體最樂于報道的內容。但是我個人覺得必須對這些數字保持警惕,因為,制造票房狂歡的無一例外都是投資數千萬的海內外“大片”,而這樣的大片在每年公映的影片中又占據怎樣的比例呢?2004年的中國電影票房統計顯示,15億的全國票房中有80%是十幾部海內外大片創造的! 有句古話叫“買的沒有賣的精”,每一個影院都是市場上的經營實體,沒有人會和賺錢過不去。降低票價不僅炒熱了票房,也增加了觀影人次,提高了上座率,但是我們卻沒有聽到有哪家影院經理提出“天天半價”的呼吁,因為他們非常清楚,盡管價錢下來了,對觀眾有吸引力的依然是那些大片,換句話說,對于那些在市場上橫行的劣質低檔國產片(也包括部分進口片),就算是免費,觀眾也不看!在是否要降低票價換取更高上座率這個問題上,影院經營者對其中利潤率的計算比其他任何人都要算的清楚! 這里有必要參考一下我們的近鄰韓國,近些年韓國電影工業在政府的支持下迅猛發展,一部影片獲得數百萬的觀影人次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而在它背后,則是國產影片的集體雄起,不論是上映數量和票房成績,他們都已經將好萊塢影片拋在身后,一年52個星期中,好萊塢影片能夠獲得票房排行榜周冠軍的次數還不到十分之一。 限制海外分賬片的進口是為了扶植國產影片,但是很多電影發行公司對于國產片的歸類讓人悲哀———馮小剛和張藝謀的電影是一類,他們是賺錢的;其他的國產影片是一類,他們是不賺錢的。2005年上半年,在沒有張藝謀和馮小剛的日子里,國產影片票房冠軍《孔雀》的票房只有區區的780萬。 20年前,在物質資源尚不豐富的年代,看電影可以被看作老百姓滿足精神享受的惟一方式,而電影本身也遠未被視為一個產業。但是20年后,娛樂休閑消費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當看電影不再“惟一”的時候,能否吸引觀眾的首要矛盾是影片的質量,而非價格。所以,在很多人鼓吹“高票價將觀眾擋在影院門外”的時候,我舉雙手反對! 當然,我并不認為目前的票價高是正常現象,在國產影片整體質量還有待提高這一現實面前,通過多種方式調整票價,對影院建設進行合理布局,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實際上不少影院也正在這樣做。五折到七折的會員卡培育了一批相對忠實的觀眾群,早場半價、周二半價、學生專場等活動則在逐步培養和恢復普通觀眾的觀影熱情。 指望看電影重新成為大眾娛樂消費方式并不現實,降低票價也并非增加觀影人次、提高影院上座率的靈丹妙藥。只有真正提高國產影片的整體質量,多一些重視市場尊重觀眾的好導演,我們的電影市場才有復興的希望。 張文伯 (北京記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