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資:國資代表要有代表國有資產的權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0日 17:08 上海國資 | |||||||||
袁恩楨/文 多年來,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說法:國有企業之所以缺少效益,是因為產權關系不清。我不贊賞那種認為唯有私有產權才可能產權清晰的“唯私論”觀點,不過,在公有制的前提下,確實存在影響企業效率的產權不清晰問題。其中的突出問題是,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的董事長,不能擁有作為國有資產產權代表的完全權利,從而使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在執行過程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設計,企業治理結構是由董事會、監事會與總經理三套班子組成,其中董事會是由股東與產權代表組成,是企業的決策班子。市場經濟環境中的企業,面對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與供求關系的迅速變化,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與及時性,就成了企業能否迅速發展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而這就決定了董事會獨立決策的重要性。 可是,我們的國有獨資或控股公司的國資代表與董事會,似乎不完全擁有自主決策的巨大權利,來自政府的掣肘仍然很多。其主要原因,還是對派遣的國有資產代表不完全放心,總擔心國資代表一進入企業擔任了董事長,就會站在企業的立場與政府博弈,甚至出現內部人控制情況,而現實生活中也確實不乏企業內部人控制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事例。 既要派遣國有資產代表,又對所派遣的國資代表不完全放心,常常干預其經營特別是發展的決策,是改制后大批國有企業仍缺活力,而難以與非公企業競爭的主要原因。古訓中尚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一條。市場經濟是一種現代的激烈搏殺的經濟戰場,我們為什么不能對國資代表充分放手呢? 當然,監督是現代企業制度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公司中設有監事會、獨立董事等制度,有國資委從上到下的監督,還有來自各種社會監督體系的監督,包括對國資代表、董事會與總經理的監督約束。不過,內外監督,包括政府或國資委的監督,也只能限于監督,而絕不能像傳統體制那樣干預甚至代替董事會與國資代表去進行決策。 講到底,在放手讓董事會與國資代表進行獨立決策后,即使企業中出現了一些內部人控制的情況,并因此而造成國有資產的一些流失,那也必然是企業中的少數,而多數企業將會因自主決策而充滿活力。反之,如果我們對自己派出的國資代表沒有充分信任,對企業的決策橫加干預,那么,顯性的國有資產流失可能被控制了,但由于企業失去活力與效益所造成的國有資產大量隱性流失,恐怕要大大高于國資代表權力到位時所可能發生的國有資產流失。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常識。 市場經濟是企業自主體自由運作的經濟,市場經濟的活力也是以企業的充分自主為基礎。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就是要使我們的國有企業一個個成為充分自主的市場經濟主體,包括其產權代表在企業中要擁有充分決策權力,或者說企業董事會必須擁有充分的決策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