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刻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更需操刀者有大智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0日 09:44 南方日報 | |||||||||
財富時評 鄧紅輝 王暉輝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美國新奧爾良說,中國將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用自己的石油向戰略石油儲備庫注油。
這意味著爭議多年的中國戰略石油儲備計劃在2003年由決策層拍板后,很快就要付諸實施了。從長遠而言,戰略石油儲備計劃的實施,無疑將大大提高我國石油安全系數。但就中近期而言,爭議也不小,令人擔憂、疑慮的問題也不少。所有這些問題,都在提醒我們:解決石油戰略儲備問題乃至能源問題,我們需要更大的智慧。 最令人疑慮的問題是:在油價高企的今天開始儲備戰略石油,代價是否過大?是否會成為投機資金新一輪炒作的題材而引發全球油市波動? 對此,很多專家表示不必過于憂慮。事實上,現在中國每天高達688萬桶的原油需求,早已吸引了原油市場投機資金的注意力,中國宣布“注油”計劃,但沒有透露規模會有多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強調一開始是用自己原有的石油注入,因此不會給市場以明確的預期。而且,中國石油儲備的建設也是漸進式的,不會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產生根本的影響。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國最大的石油儲備基地即將于8月交付使用的前夕,中石化所屬的聯合石化突然拋售600萬桶原油。對于這一“反常”舉動,市場比較普遍的解讀是:拋售原油很可能是中石化為“冷卻”國際游資所發出的信號。不管被理解為一種權宜之計,還是另有深意,此舉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國際油價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國向戰略石油儲備庫注油的舉動從戰略上看是透明的,在戰術上卻可以虛虛實實,是不會輕易吃啞巴虧的。 戰略石油儲備計劃令人疑慮的第二點是投入大、負擔重。據了解,要初步建立起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總投資恐怕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外匯消耗之巨、大量資金沉淀所造成的壓力不可小視。 盡管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是出于維護石油安全這一戰略目的,油價的收益問題不是考慮的重點,但上述高投入可能帶來的沉重負擔的問題亦不可不慮。事實上,對此問題,政府及民間均已有所考慮。最近,民營石油企業“二次上書”提出“藏油于民”,讓民營企業參與國家石油儲備計劃,認為這將有利于降低國家石油儲備成本;而國家石油儲備辦公室有關人員亦談到,國家是石油戰略儲備的主要投資者,但還要進一步通過立法來建立政府儲備和民間儲備相結合的機制,充分發揮石油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逐步達到國家石油儲備的總體目標。 無論是政府儲備還是商用儲備,大家理解的形式都是實物形式,而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從更廣泛的意義去考慮戰略儲備存在的形式,從而使戰略石油儲備計劃變得更有效率,更有成效。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談到,國家完全可以成立類似匯金公司性質的石油投資公司,專門收購國外石油公司的股權或大型油田,這種從源頭上控制儲備資源的方式比僅儲備一些原油在罐子里更實在,更具靈活性。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討論戰略石油儲備計劃之時,我們當然要看到我國目前最緊迫的問題雖然是要解決石油等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問題卻是如何擺脫高能耗低產出的經濟模式,走向能源應用的高級階段。如果高能耗低產出的經濟模式不予以轉變,即使建立起了石油戰略儲備,能源供應緊張問題能得以一時緩解,卻不能杜絕以后再次遭遇此頑疾。 由此看來,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才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釜底抽薪之計,而這需要我們拿出更大的智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