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中國和平崛起尤需強化區域經貿合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0日 08:12 東方早報 | |||||||||
早報評論專欄作者 木喬 從今天起,中國冰箱等機電產品等出口東盟,以及中國從東盟10國進口煤炭、橡膠等物產,都將享受優惠關稅。根據有關協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7月1日實質啟動,首批7000余種商品的關稅,從7月20日開始執行新稅率。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東盟加強經貿合作的一個新里程碑,亦是中國深化睦鄰友好關系的又一重要舉措。我們認為,在中國不斷爭取和平崛起的重要時期,類似區域經貿合作與緊密伙伴關系,對于中國扎實增強國際影響力,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無論站在中國或東盟經貿界立場上看,共建自由貿易區都是互利共贏的明智之舉。雖然同屬全球新興市場經濟體,但中國與東盟卻存在明顯的經濟互補性。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前幾年簽署實施的《中泰蔬菜水果協議》,立即促使中泰兩國蔬菜水果貿易額成倍增長。中國和東盟雖同為全球機電產品生產基地,但雙方的機電產品卻少有重合,可以通過協作,形成更匹配的生產鏈,共同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東盟各國普遍擁有石油、天然氣、煤、橡膠等豐富物產。當前中國經濟處于快速增長期,對這類資源的需求量很大,通過降低關稅,這些資源性商品將更容易進入中國。比如,廣東、云南、廣西等省、自治區從越南進口煤的運輸成本,甚至比直接從山西采購煤的運輸成本還低。不難看到,開始實施的大幅減低關稅計劃,將刺激中國與東盟貿易快速發展,進而推動相互投資增長,形成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 中國與東盟正通過密切經貿關系,不斷鞏固和提升業已存在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自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已連續12年位居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2004年雙方貿易總額達1059億美元。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不斷推進,經貿總額將持續上升,而在日趨緊密的經貿合作基礎上,中國與東盟在地區安全或政治合作等領域,將會有更多共同利益。 從長遠來看,強化經貿協作也將使東亞地區形勢更趨于良性,有利于本地區建設性關系漸顯清晰。東盟是亞洲最強大的區域性組織,通過幾十年苦心經營,東盟早已從地區防務合作,發展為在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緊密聯動的區域組織。中國需要在亞洲贏得更充分支持,就必須與東盟建立長期互信、互利合作關系。同樣站在東盟立場上看,經濟上不斷強大、但政治上始終溫和的中國,也是理想的區域合作伙伴。因此可以預期,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完全有可能在雙方積極推進下,走得更深、更遠,產生更大國際影響。 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類似更趨緊密的區域經貿合作安排,將不斷鞏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為中國和平崛起打下良好的區域合作基礎。外界早就注意到,中國正通過各種方式,特別是通過強化經貿合作紐帶,不斷提升與周邊國家的伙伴關系。比如在7月初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北方鄰國的關系就得到加強,中俄圓滿化解了極為敏感的領土爭端,中國與中亞國家還就地區安全、聯合反恐、政治磋商等達成諸多合作共識,更重要的是,中國與這些北方鄰國普遍加強能源與經貿合作,積極推進有關經貿安排的落實。 更全面地看,中國正通過不斷強化區域經貿協作,全面提升睦鄰友好關系。比如中國積極推動的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與此前各方倡議的東北亞地區合作緊密相關,有利于中國發展與韓國、朝鮮、日本和俄羅斯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關系。針對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中國也通過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尋求務實合作等方式,不斷強化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印度和巴基斯坦也以積極回應,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強化與中國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 這些積極動向充分說明,中國的確處于提升與周邊國家關系的關鍵時期。共同關心的地區安全和地緣上的接近性,使中國比較容易與鄰邦找到利益交匯點,而中國積極推進的和平發展外交戰略,首先也需要得到這些國家的認同與支持。因此我們認為,中國非常需要基于長期互信、互利,通過類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等有效方式,不斷強化與周邊國家的經貿紐帶,讓這些友好鄰邦成為中國和平崛起的利益同盟軍和堅決支持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