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再改革:發育更多的市場價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0日 01:3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評論員 歐陽覓劍 當PPI繼續維持6%上下的漲幅時,CPI的漲幅卻降到2%以下;在PPI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的漲幅這幾個月上升到了8%以上,而生活資料出廠價格的漲幅卻不斷減小,今年4月和5月甚至出現負增長。
PPI漲幅較高,能使能源和原料產業的發展加快,從而加速輕重工業的結構調整,未來可望緩解煤油電運供應的緊張程度。但PPI的上漲未能傳導至CPI和消費者,制造業利潤被擠壓,反過來又會擠壓能源和原料產業的利潤空間,使PPI難以維持長時間的較快上漲。也就是說,目前的價格形成機制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可能阻礙其他經濟結構的調整。 “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消費者”的價格傳導鏈條之所以發生斷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活資料部門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各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只降價不漲價,“生活資料—消費者”的價格傳導鏈條斷裂;這種狀況又得到偏低的勞動力價值的支持和推促——勞動力成本低使企業能夠維持低價,勞動力收入少則使包含較多創新和服務的高價產品沒有太多市場。二是一些公用事業價格的漲幅受到政府限制,比如水、電和運輸,這些產品的限價,使得能源和原料的漲價不能完全傳導至生活資料的生產,比如煤價雖然漲幅較大,但電價受到限制,因此煤價的上漲沒有在企業的生產成本中得到充分體現,“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受到阻礙。 由此可以看出,CPI漲幅小,既有市場競爭方面的原因,也是因為一些基礎性產品(勞動力、水、電、運輸等)價格偏低,形成一種低價結構。這種低價結構形成于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但卻影響至今。 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人們的消費水平很低,沒有能力購買價格較高的工業產品。為了增加對工業產品的需求,從而完成初步工業化,國家將工業產品的價格壓低;為了使企業能夠以低價供應產品并且還有能力進行擴大再生產,國家對它們進行補貼,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投入,二是壓低原料和能源的價格;當然,國家又需對基礎性產品部門進行補貼。補貼使產品維持低價,造成需求過剩而供給短缺(這其實是表面現象,實質是需求短缺造成供給不足),需要用排隊的方式分配產品。 補貼又從哪里來呢?其實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他們只得到了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則被國家占有——因此勞動力價格被壓低。國家占有之后再用補貼的方式返還勞動者,可以控制市場需求的數量和種類,從而使供給能夠穩定地獲得市場需求,維持著擴大再生產的進行。補貼、低價、排隊,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它們的存在具有必要性。 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由補貼和排隊維持的低價結構就會失去存在的基礎。首先,需求不需要依靠低價來維持。其次是因為利益主體多元化,可能占有的是這部分主體的利益,而接受補貼的卻是另一部分利益主體,占有之后再通過補貼返還的方式已經行不通。另外,打破低價結構也是國際經濟關系的要求,美國等國家認為中國產品價格太低,要求人民幣升值,在重估人民幣幣值之前,可以試圖先改變國內的低價結構。 1980年代末開始了價格改革,其間還經歷了一次不太成功的“價格闖關”,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F在各方面的需求都很旺盛,正是全面打破低價結構的時候,價格改革要繼續深入,除了要觸及到那些基礎性的產品、勞動力和公用事業之外,還有利率。目前這方面仍然有一些非市場的因素,維持著這些產品的低價。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