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賀衛方有資格發火嗎 憑什么讓我們相信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8日 11:40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當我們什么都不信時,不僅是社會成本加大,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外在的條條框框來填補我們內心的缺失 王安/文 近來越來越覺得卓別林小兒科——弄些個男男女女機器人般步態,配上哐當哐當的音
高考完了,問幾個小老兄小老妹考得如何?皆說與考前的模擬水平相似,上下幅度10分。有一位考前做了一篇模擬作文《和諧》,結果高考作文題是《安寧》,于是把模擬作文中的所有“和諧”皆改為“安寧”,遂大功告成,山呼萬歲。 同一個題目,同一個人,今天寫的本應和昨天不一樣,第二遍寫的當然異于第一遍。然而,學生們竟練得如此功夫,以不變之腹文,應對天下萬變之題目。而這一切又要歸功于咱這戰無不勝的教育戰車,把學生們培養得很螺絲釘,是多少分的材料就踏踏實實地蹲在相應的位置,前后挪不過10分。 如此,這還是在做文嗎?還是在參加考試嗎?還像一個五谷雜糧、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旦夕福禍的活物一樣地活著嗎? 教育戰車訓練法不僅適用于小學、初中、高中,也踏踏實實地普及到大學本科和研究生中了,男男女女,步態齊整。終于惹惱了兩位教授。一位是清華畫家陳丹青,另一位是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二位齊吼要罷教。 陳丹青連續幾年招不上研究生了,他看上的學生有繪畫才能,但總考不過政治和外語。其中有一位女學生連著兩年考不過英語,心冷了,末了跑英國學畫畫去了——在自己家里外語不合格,到人家的母語環境里卻合格了,這是有點好玩。賀衛方遇到麻煩也相似,具有專業研究素質的學生往往通不過前一輪的基礎知識的通考。 表面上看,這是全才與專才的矛盾,是教授的自主招生與教育管理體制的爭執。這背后有意識形態的因素,也有利益的爭奪。比如,誰主導了考試,背后的入學、教材、教輔、輔導等等一攬子利益盡入囊中。出版業什么最賺錢?不是《不過如此》之類的暢銷書,而是教材教輔。除這兩個原因外,讓陳、賀二位教授惱怒的還有——我們不信任你。這個“我們”,不僅包括教育官員,也包括與教育沒有直接關系的公眾。 憑什么讓我們相信你們會公正?憑你們名教授的頭銜?憑你們孜孜做學問的樣子?憑教授維護自己名譽進而維護自己利益的本能?但有時候小我會戰勝大我,一次小我的不公正也會影響整個教育公正的名譽。何況,肯定有教授的自持力不如陳、賀二位,這叫我們如何放心?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徐放鳴出事了,那是個看起來很書生的官員。對于事起5萬元人民幣的傳說我們不信,對于后來10萬美元的報道我們也不信,甚至我們懷疑,這么多年,在如此權勢的機關只出這么一檔子事?在天天講法制、廉政、和諧社會的日子里,煤礦還在爆炸,疫苗又出事了,定州襲擊農人事件也扯出背后拆遷補償的官員違法——這些讓我們相信誰? 當我們什么都不相信時,社會成本便空前加大。一個經營活動、工商稅務、技術質量、環保衛生、公安法院、勞動仲裁、審計公證,這些還不夠,許多事情還要勞駕紀檢監察;一個行車走路,光有交警也不夠,于是請交通協管員上陣,然后再定個規矩管這些協管員。 當我們什么都不信時,不僅是社會成本加大,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外在的條條框框來填補我們內心的缺失,而這些條條框框慢慢就強大就異化開來,荒唐開來,于是成為折磨活人的工具,于是激起教授的惱怒。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