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研究學者訪談——溫鐵軍訪
不要有貧民窟的城市化
記:《南方周末》最近報道了北京的大柵欄,有人稱之為中國的貧民窟。
溫:貧民窟當然存在,只是規模不大而已。
城市化無可厚非,但我還是要說慎言城市化。我去了印度、孟加拉等國,他們的城市化進程或快或慢,都是依靠貧民窟來實行的。也就是說,它是把農村中貧窮人口空間移<!>動到城市中的貧民窟,而這些貧民是國家動亂的根源。這難道就是我們需要的農村城市化?
記:中國的貧民窟似乎和他們不一樣。
溫:對,所幸我們還沒有國外一樣的貧民窟,這跟我們的城市化政策比較慎重有關,也跟我們還保留城鄉二元結構有關。中國最可能出現貧民窟的地方,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在中央財政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盡快解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問題,因為當地政府根本無法自己解決。
記:您的意思是城市化解決不了中國“三農”問題?
溫:中國是個農村人口大國,戶籍登記73%的人口是農民,大約有8億9千多萬,但是按照居住地的統計是64%左右,中間有10個百分點的差,拿去跟中國的總人口一比,就比出了1億3千多萬,那就是1億3千多萬人實際上并不居住在農村,已經進了城。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中國的工業化資本急劇擴張,但也僅吸納了1億多人,工業化擴張的速度遠遠高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可以預計,中國工業化的擴張不可能維持20多年來的高速度,因此,依靠城市化來轉移農村人口解決三農問題不大現實。
另外,大概到2030年前后,中國的人口將達到高峰,估計有16億左右,那時就算實現了50%的城市化,還會有8億人生活在農村,只不過土地可能更少,資源更緊張。城市化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鄉村建設緩解“三農”問題
記:城市化難以解決“三農”問題,您曾對此表示過“我的困惑”,而現在您帶領一批人搞新鄉村建設,困惑已經解決了嗎?
溫:搞新鄉村建設,是困惑之后無奈的嘗試吧。我早就說過,我只試圖緩解“三農”問題而不是解決。為什么這樣說?我走過這么多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市化必然帶來小農的凋敝,這是規律,不可避免。如此,農村被剝奪的程度只會加大,所以,對解決“三農”問題我不抱太大希望。
記:現在提出工業向農業反哺的政策呢?
溫:還是不可能完全解決。有兩個不可逆決定了中國的“三農”問題無法解決:第一是城市化的大趨勢不可逆,第二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也不可逆。
記:新鄉村建設何以能夠緩解“三農”問題?
溫:稅費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及其下設的正式組織與農民的矛盾必然緩和,同時帶來了組織空白和制度空白的威脅,我們不能把鄉村留給黑惡勢力、家族勢力、非法宗教等等非正規組織。要發展良性的正規組織,就要搞鄉村建設:幫助農民搞老人協會,實現老有所養;幫助農民搞婦女協會,婦女們得以一呼百應。農村安全了,生產安定了,有文化活動了,大家也能夠互相幫助了,這就穩定了鄉村。
另外,對應小農戶分散經濟無法抗御市場風險,我們提倡按照國際合作社的規范搞規范合作社,通過小農戶的聯合來對抗市場風險,用合作社的收益來從事公益事業。這樣,良性的、健康的、正規的組織,替代了非正規的、不健康的組織。因此,我們提倡的鄉村建設其實是利用傳統解決傳統,利用舊統治發育新統治,利用舊制度發育新制度。
記:新鄉村建設的“新”作何解釋?
溫:歷史上的新鄉村建設運動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農村,最大的不同在于沒有地主階級,亦即:農村沒有階級矛盾,只有人民內部矛盾,因此,應該能處理得好,能構建和諧社會。
國際上通行的關于鄉村建設的概念是rural reconstruction,譯成中文叫“鄉村重建”,我這個人比較中庸,怕引起別人的歧義和誤解,所以就叫“新鄉村建設”,但我們的新鄉村建設英文還叫rural reconstruction。因此,這純粹是個表達方式問題。
鄉村建設宜由政府主導
記:韓國的新農村建設是政府主導的。
溫:對。其實,我國解放前的鄉村建設也是政府在主導。沒有滿清的鄉村自治政策,能有“鄉村建設”嗎?沒有國民黨的支持,河北定縣能搞成“村民自治模范縣”嗎?沒有軍閥支持,山西會成為“模范自治省”嗎?沒有韓復蕖的委任狀,梁漱溟能去鄒平搞“鄉村建設”嗎?
記:新鄉村建設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溫:最大困難就是缺少資金。到目前為止,政府沒有投入一分錢,這與“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似乎不合拍。
記:新鄉村建設是,在市場經濟格局之中還是格局之外?
溫:首先,我們不要把市場經濟意識形態化。任何市場經濟國家,哪怕是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也承認市場失靈。
我們還應看到,政府也失靈。政府面對兩億多小農戶,交易費用太大不可避免會失靈。我們一個搞農村工作的同志,當時在安徽一個縣的試驗區做農村稅費征收的實驗,提供了幾十個干部,按照國家規定稅率去征,干了一個月,結果收到四萬多塊錢,也花了四萬多塊錢。你說這個機制靈不靈?不靈。在“三農”問題上市場失靈,政府也失靈,我早在許多年前就寫文章說,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三農”問題面臨雙重困境。
因此,鄉村建設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空間。
記:您認為新鄉村建設能推廣嗎?
溫:我們的試驗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不少市長、書記過來向我們取經。如果我們三千多萬基層干部,抽一部分人去搞新鄉村建設,全國每個村都搞,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本報記者 毛志勇 譚翊飛 南方日報記者 周虎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