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國產啤酒被指添加甲醛 > 正文
 

傳媒泡沫與啤酒沉渣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4日 04:24 第一財經日報

  某媒體以小報手法報道國產啤酒含有致病成分甲醛,經過互聯網充分轉載,不僅在全國已經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且產生了國際影響:韓國全國緊急收回中國啤酒,日本厚生勞動省亦要求境內的啤酒進口商,全面驗證進口的內地啤酒成分,確保啤酒不含甲醛。今年以來,從牙膏、快餐到乳制品等一系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的安全性相繼被傳媒強烈關注之后,人們在夏季最喜愛的杯中物又令人發怵了。“甲醛門”的上演,重復著相同的情節:一家不引人注目的媒體刊登新聞,網上傳播,全國媒體跟進,生產廠商百口莫辯,食品衛生監管
部門不得不出面解釋,可能又引起更大的爭議,有些到最后不了了之。

  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盡管甲醛事件兩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但目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仍然沒有制訂出一套可操作的標準和措施,讓大大小小的廠商遵守,讓消費者放心。關于國內是否大多數啤酒生產廠商在使用甲醛,或者啤酒是否應該添加微量的甲醛,本報無意介入這樣的爭論,而是認為食品行業監管部門,應該首先用權威科學的結論,盡快平息這一不斷蔓延的風波。

  目前,我國現行和正待實施的與啤酒生產相關的四部法規、標準中,只有《綠色食品啤酒標準》,對啤酒中甲醛含量作出了規定,“每升不能超過200微克”,但《綠色食品啤酒標準》并不是國家強制性標準,只是農業部推薦標準。2005年1月出臺、10月實施的《發酵酒衛生標準》,僅對啤酒甲醛含量作出了限量規定,而并未對添加甲醛助劑的行為加以禁止,標準中只規定葡萄酒、果酒、黃酒不得檢出甲醛,并不包括白酒和啤酒。我們認為,既然甲醛的含量如此令消費者敏感,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該在尚未決定完全禁止使用甲醛之前,要求所有的啤酒生產廠商明確標出含量。在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的情況下,中國整個啤酒行業在面對消費者對甲醛的疑慮時,應該全行業團結起來,認真對待這一問題,集體向消費者解釋清楚。

  在這件事情中耐人尋味的,還有媒體的表現,包括傳統媒體和讓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的網絡媒體。食品安全是近來極其敏感的話題,盡管媒體群起而炒作甲醛,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一家媒體能舉出一個因喝啤酒而致癌或者男子生育能力受到影響的事例,也沒有一家媒體能舉出一家啤酒生產廠商或添加了超過國家標準的甲醛的事例,但是,不少媒體卻幾乎都不假思索地引用或者言之鑿鑿地說有95%以上的廠商都使用了甲醛。

  對于有關食品安全的報道,消費者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抱著寧信其有的態度。而這次“甲醛門”的第二次發作,有大量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報道,例如,有一篇被廣泛轉載的文章說“據食品安全法規定”,而國內根本就沒有《食品安全法》。再例如,有媒體報道,“目前,我國正在對《發酵酒衛生標準》進行修訂,過去這個標準中沒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加入甲醛,但在修訂的討論稿中,已將甲醛明確列為不允許添加的成分,新標準將封殺含甲醛啤酒”。但國家質檢總局標準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發酵酒衛生標準》正在修訂的說法有誤。

  只是到了最近兩天,一些媒體似乎才想起來報道的平衡性,幾條令消費者比較客觀全面地看待這一問題的消息才釋放出來。衛生部食品處有關人士表示,在我國甲醛可以作為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助劑,甲醛在部分食品中也天然存在,比如在帶魚中。但含量極少的甲醛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我們并不會因此而不吃帶魚。在境外同行業中,也同樣存在添加甲醛作為助劑的行為。中國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發言人指出,該署2002至2004年抽查了內地120個啤酒樣本,檢查當中是否含有防腐劑及甲醛等成分,結果全部樣本均合格。

  由于一些標準和監管措施的缺失,當前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傳媒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由于商業活動的全球化,新聞報道的片面性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迅速傳遞到最廣大范圍的讀者。由于互聯網媒體轉載但并不負責報道和解釋新聞的商業模式,那些只能吸引眼球和點擊率但并不引導解決問題的報道,實際上是將知情權引入歧途。對于多數互聯網媒體來說,虛擬的空間仍是一個新聞職業精神和行業監管的蠻荒之地,而很難形成自己的公信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