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專家:用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5日 18:08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牛紀偉、譚浩) 我國有限的資源和能源正承受著巨大的發展壓力,而在生產、生活中高消耗和過度浪費現象卻依然嚴重。專家們提出,當前亟須把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升為一項基本國策,從戰略的高度動員和激勵全社會節約資源,達到以最少的資源消耗來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需要,用最少的物質消耗來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

  開展資源“國情”教育

  “與過去提倡的勤儉建國相比,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內涵更廣泛、更深刻,是一個全新的社會發展戰略!比珖䥇f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葉青說,這是緩解當前資源緊缺的重要舉措,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具體體現,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部門在建設節約型社會方面潛力巨大,應充分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高而坤說:“不只是節水,在建筑、照明、采暖、制冷、辦公設備、辦公用品、車輛用能等方面都有巨大的節約空間。要制定節約實施方案,擬定能耗、水耗定額和相應支出標準,超額部分要收取更高的費用。甚至可以將節電、節水、節油等設備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當然,關鍵是要建立資源能源消耗責任制,并納入績效考核!

  不少專家提出,要不斷提高公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使公眾認識到節約資源能源的緊迫性和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同時,要大力倡導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抵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

  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的低代價、高增長

  “調整產業結構是節約資源、實現低代價、高增長的最有效方式!敝袊こ淘涸菏颗思义P說,要制訂有效措施,堅決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行業的盲目擴張;限制和加速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和裝備,對一些嚴重耗能、污染的技術和設備進行強制淘汰。有關部門可提前發布在3年—5年內必須達到的標準,到期達不到,就強制淘汰,加大對生產者規范、制約力度。

  建設部總工程師王鐵宏說,要以“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為目標和工作平臺,加強城鄉規劃、制訂相關標準,重點進行調控。比如,對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審查;控制大規模玻璃幕墻等高能耗、低效能產品的使用;推行變頻調速等節能技術等。強化土地管理,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嚴防城市發展中盲目擴張、更改規劃、變相圈占土地的行為;堅決制止一些地方貪大求洋、不切實際地建設大廣場、寬馬路等行為。

  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作用。高而坤說,目前亟須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價格調控機制和責任機制;建立水資源配置和節水工程;減少廢水排放和水污染。

  要健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準入條件,實現資源保護性開發,堅決制止濫采亂挖和嚴重浪費現象。同時,完善資源開發利用的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恢復的補償機制,為子孫后代留下發展的空間。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地做到物盡其用

  “據測算,每回收1噸廢舊物資,可以節約自然資源4.12噸,節約能源1.4噸標準煤,減少6噸—10噸垃圾處理量!敝袊こ淘涸菏啃鞛I士說,在今后10年—20年內,我國有色金屬產量和需求量與資源的矛盾會越來越尖銳。目前,有色金屬再生循環占20%左右,普遍存在技術水平低、“二次污染”嚴重、資源再利用低等問題。

  因此,要從資源開采、生產消耗、廢棄物利用和社會消費等環節,加快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同時,要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資源結構。

  發揮“經濟杠桿”作用,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

  “對高能耗、污染大的行業和產品收重稅,對低能耗和輕污染的行業和產品實施低稅率甚至零稅率或財政貼息政策!币恍⿲<姨岢,國家應制定符合先進環保、節能標準的設備與產品的最低技術準入門檻,通過稅收等措施扶優限劣。比如,可以設立資源調節稅,以遏制企業對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如德國對電力等能源消費征收新的生態稅,迫使民眾意識到節能的必要性。在消費領域,可考慮研究制定奢侈品的標準,提高稅額,遏制崇尚奢侈、過度浪費行為。

  一些專家提出,也可以探索實行“節能有獎”策略,通過利益導向充分調動人們的節能積極性。(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資源消耗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