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降低女性就業成本政府應有所作為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5日 09:39 中國青年報

  張貴峰

  又是一年大學生就業高峰期。近日,記者在廣州多家人才市場調查時發現,“用人單位不愿招女大學生的現象,目前仍普遍存在”。“談戀愛、生孩子會影響工作,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是一些用人單位對應聘女生說“不”的主要理由。

  對此,不少專業人士認為,雖然人才市場上確實存在“性別壁壘”,但女大學生們不應該一味消極抱怨用人單位性別歧視,更應“多找自身原因”,通過提升知識水平和個人能力,“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確實,從市場自利的角度來看,一些用人單位之所以對女生“另眼相看”,除了傳統的性別偏見之外,經濟上雇傭成本過高才是更深層的原因。也就是說,由于生理(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原因,企業所需負擔的女性就業成本一般比男性更高。因此,用人單位不愿招女性,確有某種不得已的成分,不應“一味消極抱怨”。畢竟,企業不是福利機構,以最小的人力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所在。

  如何化解這一歧視明顯的就業困局,降低女性就業成本,除了有關專家建議的“多找自身原因”之外,筆者以為,政府也應有所作為———從一定意義上講,這比女大學生們單純“自找原因”,更為關鍵。

  首先,女性由于生理原因帶來的就業成本增加,具有不可克服的必然性,不是一句簡單的“自找原因”、“提升能力”,就能輕松彌補、消除的———再怎么“提升”,結婚生育總是大多數女性免不了的人生需要。因此,把市場不愿意招女生的責任,推給用人單位固然不公允,而過分強調女性自身的局限,同樣有失公允。顯然,面對這種由“市場失靈”帶來的就業不公,政府必須出面干預、引導,并通過法律、經濟等各種調節手段,降低女性過高的就業成本。

  更重要的是,站在整個社會性別秩序和諧的角度來看,保障女性平等就業權,不僅是市場問題,更是一個基本的社會倫理問題。因為說到底,由于生理原因而增加的女性就業成本,從本質上說,并非單純的個人生活問題,而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問題。畢竟,懷孕也好,分娩、哺乳也罷,都是人類自我繁衍、延續必不可少的生理基礎。換言之,是女性以她們的身體承擔、維系著最主要的人類存續責任。顯然,女性為這種責任而付出的代價,不能由她們獨自“埋單”,社會、政府都有義務給予分擔、補償。

  而從現實看,在降低女性就業成本的制度化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一方面,雖然《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對就業歧視早已做出禁止性規定,但由于條文過于抽象,缺乏應有的可操作性以及制度化的配套措施,這些禁令很大程度上仍還停留在紙面上,無法對就業性別歧視構成真正的打擊。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的社會保障和補償機制還不健全,大量的女性就業成本,主要還是由企業或者女性個人承擔,在利益驅動下,“性別壁壘”成為普遍現象。

  消除就業性別歧視,需要用人單位和女性本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會的積極作為。相對而言,后者更顯重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就業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