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效率公平關系 社會管理學角度看和諧社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5日 09:31 觀察與思考 | |||||||||
-韓鍇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明確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并把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的五大執政能力之一。這充分說明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重視。那么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呢?十
構建和諧社會必然妥善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社會管理運行論的原則要求 公平和效率關系的把握和處理是人類社會管理的永久性話題。任何社會管理欲求運行有序都務必使效率和公平這對矛盾得以有效協調。這就是構建自動系統和控制系統相結合的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使社會發展既有動力機制著實加以推進,又有平衡機制促使協調穩定。任何稱得上和諧社會的社會,從社會管理運行的觀點看都必須起碼應有自動和調控兩個子系統。這兩個子系統也可以稱為動力系統和平衡系統,或效率系統和公平系統。自動系統或叫動力系統、效率系統,是社會系統運行的動因,它促進和保證社會的滾滾向前。調控系統或稱平衡系統、公平系統,是社會系統運行的避振器和調節器,它謀求和保障社會運行的正常性和秩序性。沒有自動系統,社會就不能運動變化,發展前進;沒有調控系統,社會的運動變化就得不到必要的制約和調節,就會越軌激變,并最終使社會趨向倒退。從社會管理理論看構建和諧社會關鍵的是要既注重動力系統的構建,著力于激發社會活力,同時也要致力于控制系統的健全,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實現。一言以蔽之即注重效率和公平的統一。 綜觀古今中外社會管理過程中的治國實踐,管理社會、治國理政不外乎出現三種典型情況:一是國家穩定發展;二是國家停滯不前;三是國家動亂不已。以上三種典型情況,第一種典型情況可以說在社會機制運行中處理好了動力和平衡、自動和控制、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屬典型的和諧社會。第二種典型是動力不足,效率低下,公平無力維持,正義難以體現,自動體系和控制系統均發生故障所形成的結果。第三種情況是動力機制失去效率,平衡機制失去功能,效率和公平體制均遭受破壞,平衡和控制系統出了嚴重故障的必然后果。后兩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或者是動力系統出了問題,或者是平衡系統遭到破壞,或者是動力和平衡、效率和公平、自動和控制同時發生故障的結果。所以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注重效率,努力建立自動系統,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解決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同時也要致力于消除兩極分化,重視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建立社會控制系統,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正確處理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社會調控機制。一句話即重視自動和控制的結合,把握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處理好動力和平衡的矛盾。 構建和諧社會必然妥善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社會管理實踐論的客觀要求 從人類社會管理的實踐方面看,效率與公平、動力和平衡、自動和調控是任何治國理政的統治階級都必須把握的矛盾關系。一個社會沒有效率,缺乏動力,自我發展的力量源泉枯萎,那么該社會必將走向沒落。同時一個社會失去公平,不講正義,不重視平衡,對社會發展失去控制,那么該社會也必將引起動亂,進而導致社會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最終致使社會停止不前。 中國封建社會盛衰存亡的循環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沒有處理好動力和平衡、效率與公平關系的結果。一個封建皇朝的初期往往重公平和效率的結合,致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其中期則往往出現土地兼并,賦稅不均、貧富懸殊,進而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最后出現動亂。然后,在農民起義的聲浪中舊王朝滅亡。繼而,相對注重公平的新王朝建立,在相對較為公平的體制下引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社會再度繁榮。 資本主義社會也有一個從僅僅注重效率逐漸轉向公平和效率兼顧的發展過程。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階段,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資產階級拼命獲取絕對剩余價值,無視公平,剝削橫行,以致社會呈兩極分化態勢,即一方面是富人的天堂,一方面是窮人的地獄,并被西方研究公平問題的學者描述成“富人養寵物的錢比窮人養活后代的錢花得更多”。最終引發工人運動此起彼伏,并從自在階級發展成自為階級。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者慢慢從只重效率,不重公平的慘痛教訓中醒悟過來,在注重效率的同時,逐漸地改善生產關系,通過國家調控,讓人民群眾也分享一部分經濟發展的成果。這正是資本主義死而不僵、腐而不朽的關鍵所在,也是二戰以后社會主義革命處于相對低潮的根本原因。 從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看,社會主義國家有一個從過于注重公平而忽視效率向注重公平和效率兼顧的發展過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初期,吸取資本主義只重效率不重公平的教訓,將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解決公平問題上,在社會管理中相對注重公平,而且這種公平偏重于結果,而忽視了創造。所以在發展過程中,社會主義國家普遍遭受效率低下的困惑。為此社會主義國家普遍地實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調動億萬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激發社會活力,增強社會動力。 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000美元至3000美元時,該國家就既面臨“黃金發展期”,又面臨“矛盾凸顯期”。這個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處理效率和公平這對矛盾的困難時期。這個時期從社會管理的角度看效率問題必須繼續關注,但公平問題也已凸顯出來,卻大有非解決不可之勢。這時如果不加強社會控制,著力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出現的種種社會矛盾的解決,則有可能前功盡棄。因此,當前黨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熟練駕馭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必然選擇和英明舉措。 構建和諧社會必然妥善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社會管理本質論的內在要求 社會管理的本質自然是增進所轄社會范圍內所有民眾的福利。而欲增進所轄范圍內所有民眾的福利,在社會管理過程中就務必首先求得效率,沒有效率的社會,其成員的福利就無從增長。但欲增進所有成員的福利,沒有公平也不行。這已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所證明,也被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所揭示。所以兼顧效率與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不僅是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管理的本質要求。 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實際上就是關于社會主義建設和管理的本質的闡述。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權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表述是社會主義社會管理務必注重效率與公平兼顧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前兩句講的是效率問題,社會主義必然注重效率,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做大蛋糕。否則社會主義只能是貧窮的社會主義,這樣的社會主義或遲或早會被歷史淘汰,被人民拋棄。這一表述的中間兩句講的是公平問題,社會主義從發展趨勢看,一定要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否則難與社會主義的神圣稱號相符。而且社會主義建設如果只重效率,不重公平,最終必然導致社會動蕩,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摧毀原有的效率體系。這一表述的前四句還告訴我們,在改革中,我們要采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對策,或者說采取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以激活社會發展的動力,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以促進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這一表述的最后一句“共同富裕”是效率與公平的結合體。富裕是效率和活力的表現,沒有效率難有富裕,蛋糕不做大誰也分不多。共同是公平的表現,沒有共同富裕那有公平可言。而且沒有公平,普遍群眾的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那么這種社會管理方法在理論上是與共產黨的宗旨背道而弛的,在實踐上也是難以持續的。因此,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構建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改革成果的和諧社會,既是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管理的本質體現。 1994年初,作為第三代中央領導核心的江總書記就指出,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是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的思想。這一思想是指導我黨在社會管理過程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的重要方針。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說到底就是效率與公平的問題。沒有改革,我們就難以尋找到正確有效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沒有發展,最終難以保持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沒有穩定,改革和發展都無從進行。改革是為了尋找高效率的發展之路,穩定以社會的公平公正為前提,發展是硬道理。改革和發展是為了解決效率問題,穩定主要的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問題。所以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從深層次上考慮就是一個在社會管理過程中注意效率和公平關系的處理和把握問題。 在中國經濟剛剛跨入1000美元這一門坎的時候,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就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在社會管理和建設中,既重活力的釋放,又注重公平正義的維護和現實。這為我們黨把握的處理效率和公平問題指出了明確的方向。也表明我黨在認識管理社會的本質方面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處理好效率和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心所在。為此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務必在具體的社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時刻繃緊這根弦,在領導社會建設和加強社會管理工作中時刻想著效率和公平這對矛盾處理和把握得怎么樣。全黨都要在管理社會的實踐中把握和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并進而提高自己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