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匯率模式有玄機 明確警告投機必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09:28 第一財經日報 | |||||||||
特約評論員 那復祺 最近,新加坡政府的匯率政策成為了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其中提及的一些建議(包括本專欄中也曾提到的一些)都蘊示著現行的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有朝一日如果要改變,那么新加坡的匯率模式也許是比較適合中國的。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而且很有必要討論的話題。然而,在眾多的討論中,有一點卻很少被大家所提及,而正是這一點,卻是新加坡匯率模式中最關鍵的所在。 新加坡模式 讓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新加坡模式。 1978年,新加坡元開始可以自由浮動。從那時起,該貨幣在金融市場上就很少有劇烈的波動,也很少給政府帶來困擾和麻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of Singapore)的“新掌門”也因此被問及究竟是何原因新加坡元可以一直以來保持如此穩定。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總經理王瑞杰(HengSweeKeat)在采訪中提到了三個字母,他認為這三個字母簡單扼要地概括了過去27年新加坡貨幣政策的根本原則。 這神奇的三個字母就是:“B、B、C”。 第一個字母B代表預先確定但是不對外公布的“band”,也就是貨幣允許浮動區間。這樣的一個區間達到了控制有關貨幣穩定性的目的,而且由于浮動區間并不被人所知,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遭到投機襲擊。 第二個B是對“basket”(籃子)的選擇,也就是選擇一籃子能夠在一定范圍內維持新加坡元穩定的國際貨幣。這種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政策保證了新加坡的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最后的C則表示crawlingpeg(爬行盯住),這意味著如果有必要調整匯率,則是循序漸進地進行,從而避免了突然大幅調整的風險。 正如我們過去在專欄中曾經提到過的,我們也認為這些特點對于中國未來的匯率體制改革來說都極具參考價值。 但是,我們認為,新加坡匯率政策之成功還有第四個未曾被正式提出的因素,而這個因素尚不為人熟知。 投機商的投機戰略 首先,我們先從一個被廣泛使用的投機戰略說起。 國際上的那些投機大玩家總是有著炒作發展中國家貨幣,抬高該貨幣兌美元、歐元或是日元匯率的動機。這里我們先來解釋一下其中的原因: 我們以買入人民幣債券可以獲得3%年收益率為例。假如國際上的各大投機商都開始借入美元,并將其兌換成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債券,由于這些投機操作,在很短的時間里,人民幣匯率可能將被迫上升6%~7%。 然后呢?結果就是這些外國投機商在同樣的人民幣債券上的總收益將達到10%! 這已經是相當高的收益率了。專業的投機商對此也非常清楚,因此,他們之中自然會有人去人為地哄抬貨幣匯率,結果則是:影響該國的出口競爭力,同時也給該國的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 第四個因素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認為新加坡模式包含著第四個,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 新加坡的政策制定者明白那些國際大機構可能隨時采取上述投機戰略,這些專業金融機構大都實力雄厚,而新加坡雖然富裕,但畢竟只是一個小島國。同時他們也知道這種投機活動可能會使當地金融市場變得極不穩定。 為此,我們并不意外新加坡政府間接、但卻明確地警告這些國際投機商:“如果你想要通過投機行為來推動匯率變化,那么我們必定會讓那些投機者以虧本收場……所以不要進行這樣的嘗試。” 大家都知道這個警告嗎?我不這樣認為。但是不管怎樣,這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新加坡匯率政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