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公共服務型政府需要公共服務型財政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3日 14:57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天勇

  財稅體制的比較分析

  通過一系列調查研究,我們總結出了美國財稅體制的一些特點,對于我國的財稅體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其財稅體制的第一個原則就是納稅人同意則納稅,納稅人不同意則

不納稅;第二個原則,納稅人是否同意通過代表的意愿來表達。它的預算原則也是兩個,一是決定錢該怎么花的,是公民而不是政府;二是錢怎么花要在公民的監督下透明地進行。

  它在預算方面的特點有這樣三個,一個就是公開透明;一個是法制的預算;再有一個是完整和詳細。在它的預算里面,縣市以下預算非常像一個個建設項目,每筆錢花到什么部位都非常透明詳細。

  美國的財政稅收立法程序是先由政府的財政部提出項目,但做預算是在聯邦,就是由總統的預算辦公室編制,在聯邦政府這個層面上把編制和執行分開了。預算辦公室編制預算之后交給議會,議會通過以后由財政部執行,財政部沒有權利編制預算。

  這中間要經過兩院先后聽證和辯論的階段,最后批準形成議案。如果這個議案報總統以后同意就執行,如果總統不同意,就要回到兩院討論。如果兩院認為總統否決不合理就強行通過。其后的預算調整也必須通過議會。

  我國預算和稅收體制有如下特點,一個是行政主導立法,稅務總局提出來,財政部發文件就可以收稅,此前需由國務院批準,但并不需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個特點是,政府各個部門稅外收費現象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是鄉政府發一個文件就可以收費。我們現在收稅的交通、工商、質監,幾乎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可能不收稅。

  此外,預算編制也比較流于形式。預算編制比較粗糙,批準之前已經執行了兩三個月,再一個是人代會不是由專門人員審批預算,或者就不拿到人大去審批。

  這就產生了預算外收入的問題。據統計,我們大概有8000億的預算外的收入,沒有進入全國人大的批準,也沒有通過各級人大批準。

  另外一個就是財政部門隨意可以調整預算,這是我們財政稅收立法方面的缺陷。預算方面缺乏一個科學的制衡,一個就是人大代表不是常任制,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代表,中央政府編制預算和執行沒有分開,預算不透明,社會無法監督,執行那一塊更加無法監督。

  財政支出的比較分析

  據我們了解,在美國2004年國家財政支出結構中,行政支出部分占10%,社保養老醫療這一塊加起來大概超過40%,教育是34%。

  在我國2003年國家財政支出結構中,行政支出部分是17%,教育是11%,救濟是1.8%,社會保障5%,經濟建設是24%。但加入預算外支出進行調整以后,行政公務的開支比例,實際支出比例是37.8%!

  此外,從支出項目的膨脹性來說,我國最容易膨脹的項目是行政公務支出,最不容易膨脹是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而美國最容易膨脹是公民的福利和社會保障這一塊。

  我們現在很多學者在計算稅收占GDP多少時,總是按表來計算,實際上是不對的。實際的稅費負擔是32.5%,而且我們現在工商、質監都是自己創收以后上交財政,財政再撥款給他。最終的稅賦承擔者是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所以造成抑制創業和就業問題。

  創建公共服務型財政體制

  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思路,就是要政府稅收和收費預算由社會聽證和人大批準,中央政府預算編制與執行分開。此外,除了交通超速可以罰款外,政府任何部門不能有收費的權力。這是一些原則。

  最近發改委發了禁止亂收費的七個方面的文件,但關鍵還是確實地實行,因為8000億的收費清理僅靠一個文件是不可能的。我覺得編制“十一·五”規劃期間要首先考慮財稅體制對創業和就業解除抑制的問題,比如工商、質監、城管等等,取消收費,由財政預算全額撥款。再一個就是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轉制、機構后勤改革等與清理收費必須得配套進行。如果這些不改革,收費就改不掉。

  如果說想建立一個公共服務型的政府,沒有一個公共服務型的財政是不可能的。我覺得公共服務型財政并不主要是支出結構問題,而且是公開透明和監督問題,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個才是解決支出結構問題,不能允許各個部門都有收費的權力。如果這些收費不清理,就業領域最大個體戶,中小企業根本發展不起來,中國就業問題的解決難度就很大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