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清單觸目驚心 怎樣才能打破屢審屢犯的怪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1日 14:54 紅網 | |||||||||
6月28日下午,備受矚目的200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被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家體育總局、水利部、科技部等中央部委又一次出現在審計長李金華列出的違規單位名單中。“你,屢審屢犯;我,屢犯屢審。”這正是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對待這類單位的一貫做法。(6月29日 新華網) 報告說,去年審計報告提及的體育總局動用中國奧委會專項資金蓋宿舍樓的問題尚未
由此可見,政府部門預算執行中違規行為依然嚴重,屢禁不止,可見“審計風暴”的效應并非盡如人意。讓人深思的是,為何這些“問題單位”為何敢于“舊賬”未了又添“新債”、屢審屢犯呢? 從近來審計披露出來的問題看,涉及的“問題金額”達數千萬乃至數億、數十億元,涉及部門有國家部委、金融機構、各級政府。盡管報道中稱相關的干部已受到“嚴肅查處”,但大部分相關責任人僅僅受到黨紀和行政處分,受到司法機關以犯罪論處處的少之又少。正是如此,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部門和單位會鉆改革的空子違法違規。由于對權力缺乏有效的制約,很容易出現權錢交易,乃至違法犯罪。而對這些“問題單位”和“問題人物”不能一查到底、依法處理,這才是“屢審屢犯”的原因所在。有關網絡輿論調查表明了這一點,多數人認為,“沒有嚴厲追究領導責任”是審計風暴缺乏震懾力的首要原因。為此,輿論紛紛呼吁追究那些違規違法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審計監督作為一項綜合性、高層次的監督活動,其監督成果具有廣泛的利用價值,應該被相關部門和監督機構充分地借鑒和利用。值得欣慰的是,李金華在報告中說,去年各中央部門和單位對審計報告提出的問題“整改情況是歷年來最好的”。截至今年3月底,就有762人(次)因為去年審計報告發現的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我們希望肩負反腐重任的檢察機關的反貪部門,更要充分利用審計機關翔實準確的審計結果,加大對經濟犯罪打擊的力度,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打破“你,屢審屢犯;我,屢犯屢審”的怪圈。 (稿源:紅網) (作者:王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