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商業邏輯遇上政客邏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5日 17:43 中國經營報 | ||||||||
寧平 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硝煙正濃時,美國《商業周刊》以“探究‘中國價格現象’”為題,公布了他們的“驚天大發現”(香港《經濟日報》的諷刺語):“中國能實現低廉價格的原因”,在于“中國經濟規模極為龐大,在供應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能夠使你非常方便地從工廠周圍數百家廠商那里買到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供應鏈完善帶來的好處,身處其中的企業最能體會。一位港商曾講,他在廣西投資的一家制衣廠,在一次生產旺季時,生產線上的一個關鍵零件壞了,必須更換,而這個零件必須到廣州去買,于是生產線被迫停工兩天。 這就是為什么在珠三角,盡管政府為了騰出地盤來進行產業升級,牽頭搞起了“泛珠三角”合作(讓較為低端的配套產業在周邊擴散),甚至不惜動用稅收、環保等手段對一些低端加工業進行限制,但仍然沒有看到明顯效果的原因。 IT制造界曾經流傳過一句話:“東莞一塞車,世界也要抖三抖。”在東莞,你可以在一小時車程內配齊95%以上的個人電腦部件。換一個地方生產,也許你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優惠,得到更便宜的勞動力,但配套缺失的成本可能要遠高于這些。 《商業周刊》的這一“發現”,在很多企業看來或許只是常識。起碼,美國相當部分的企業是肯定知道這一點的,否則他們不會熱衷于到中國進行出口加工方面的投資和大搞“全球采購”。 但商業邏輯不等于政客邏輯。當本國經濟發展遇到問題時,政客們首先想到的是尋找替罪羊,否則,就要承認自己在經濟上的無能。而在世界貿易領域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的中國,恰好成了他們嫁禍的首要目標。 在這種邏輯下,中國貨物美價廉的原因,被曲解成僅僅是因為“血汗工廠”對廉價勞動力的壓榨和“政府補貼”。于是,迫使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紡織品進行限制等大棒被輪番祭起。 《商業周刊》的這一“發現”,或許又將引發美國人新的擔心:原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確有基礎,并非只是廉價勞動力和“政府補貼”的結果。其實,美國人大可不必如此緊張,因為即使把東莞從95%的個人電腦部件中賺到的錢加在一起,可能也抵不上英特爾一塊電腦芯片的利潤。 這一點,美國商人也明白,所以他們才會放心到中國來投資和采購。但政客們又會對此怎么加以利用呢?且看下一步中美貿易走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