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5日 12:16 經濟參考報 |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經濟研究部 韓俊 - 失地農民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不斷加劇,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 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問題,必須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 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農民權益為核心;要允許集體非農建設用地直接進入市場流轉;要給失地農 民以公平的補償和妥善的安置。 失地農民正被社保邊緣化 據估計,目前我國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可能高達4000萬至5000萬人。國家強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農民生活水平下降、就業無著落等問題日益嚴重,因征地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狀況 (一) 失地農民的總量和分布 除了大中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非農建設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和人多地少的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一般人均耕地不足0.7畝。目前,中國非農建設占用耕地每年約250萬至300萬畝,如果按人均1畝地推算,那就意味著每年大約有250萬到300萬農民失去土地,變成失地農民。1987年至2001年,全國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共3395萬畝,多數研究者估計,至少3400萬農民因此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 這里講的非農建設使用土地數量,是指依法使用的耕地,不包括違法占用的耕地。許多專家估計,如果考慮違法占用耕地,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農民的數量可能高達4000萬~5000萬人。2000年至2010年的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計劃指標是1850萬畝,2000年至2030年計劃占用耕地將超過5450萬畝。如果計劃用地指標突破,違規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農民還要大大增加。 失地農民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郊區,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失地農民人數較多。目前上海市失地農民的總數已超過百萬。1993年以來北京市失地農民累計達33萬。江蘇無錫市在2000年至2002年的3年中共有20.83萬畝農田被征用,造成11.39萬農戶的36.76萬農民失地。浙江省紹興縣被征地農民累計達17.2萬人,占農村人口的28.2%。 (二) 已安置征地勞動力相當一部分實際處于失業狀態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企業為減少冗員而實行下崗分流,由于失地農民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偏低,使獲得就業安置的征地農民首先受到沖擊。目前,上海市已安置進各單位的征地勞動力中,有近30%的人實際處于離崗狀態。截至2001年底,北京近郊因土地被征用而造成的“農轉非”人員共計20.5萬人,其中勞動年齡人口11.4萬人,獲得就業安置的為5.3萬人,占46.49%。北京豐臺區盧溝橋鄉太平橋村,1993年土地被征用時,實行招工安置的有1100余人,目前除少數安排在環衛、公交和房管部門外,其他獲得就業安置人員90%以上都已下崗、失業。 (三) 一次性獲取支付補償金自謀出路的失地農民,就業方面明顯處于劣勢地位,很容易陷入失地又失業的困境 因沿用多年的“誰征地、誰安置”的原則事實上已經難以執行,各地開始普遍采用貨幣補償的安置模式,即征地時一次性地支付補償金,讓被征地農民自謀職業。按政策規定,凡采取這一方式安置者可以領取1.5萬至3萬元不等的一次性補助費。自謀職業這一政策在推出之初,曾受到了征地農民的普遍歡迎。上海市先后共有8.32萬征地勞動力自愿采取了這一安置方式,占征地安置勞動力總量的近1/4。從全國來看,在近幾年各地審批的建設用地項目中,采用貨幣補償辦法的占90%以上。失地農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農就業技能,在就業方面明顯處于劣勢地位。自謀出路的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困難,目前相當一部分處于失業和半失業狀態。 (四) 征地導致農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現象相當普遍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2942戶的調查,耕地被占用前年人均純收入平均為2765元,耕地被占用后年人均純收入平均為2739元,約下降了1%。其中,年人均純收入增加的有1265戶,約占調查總戶數的43%;持平的有324戶,約占11%;下降的有1353戶,約占46%。 土地被征用后收入減少的農戶,大多是傳統農業地區的純農業戶。他們除了農業生產活動外,基本沒有其它的生產經營活動,耕地減少后收入自然也隨著下降。湖北的調查戶中,約有56%的農戶收入水平比征地前下降。河南開封縣,接受調查的農戶中有83%的收入比征地前下降。福建調查戶的生活消費支出水平,耕地被征用前為2711元,被占用后下降為2232元,下降幅度約為17%。陜西調查戶生活消費支出水平大約下降了16%。廣西下降了5%。江蘇調查了320戶,下降的有106戶,約占33%。 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狀況 (一) 失地農民社會保障覆蓋面窄,保障水平低 在北京市自謀職業的失地農民中,自己繳費參加養老保險的尚不到1/3,而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參保率更低。無錫市失地農民參加各種養老保險的僅5.53萬人,占失地農民總數的15%;失地農民中已領取各種養老金為4.31萬人,占已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標準失地農民總數的47%。 (二) 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探索 浙江省是在全國率先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地區。自1999年新土地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以來,到2003年底,浙江省非農建設征用耕地達159.88萬畝,被征地農民達200萬人,全省各級政府籌集保障資金37億元。浙江省被征地農民通過參加基本生活保障、養老保險等方式,目前全省已有52萬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范圍,其中符合條件的15萬被征地農民已在按月領取。 浙江省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做法可歸納為三類:一是生活保障型。把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著眼點放在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上,保障水平定位在最低生活保障與基本養老保險之間。實際操作中分檔確定繳費標準和待遇標準,如金華市個人繳費標準分別為3.6萬元、3.3萬元、3萬元、1.6萬元四檔,相應的月均待遇標準分別為220元、180元、140元、105元;保障資金由個人、所在村和政府共同出資。二是社會保險型。把征地后需要安置的人員統一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此種方法嘉興市市區已實行9年,將被征地人員所需社保安置費用一次性劃轉勞動社保部門,統一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三是社會保險與生活保障結合型。辦法是:退休年齡段實行基本生活保障;勞動年齡段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到勞動年齡段一次性發給征地安置補助費。 以上三種做法各有特點。社會保險與生活保障結合型優點突出,既可緩沖近期矛盾,對相對較少的超勞動年齡段人群專設生活保障予以解決;又著眼長遠對接,對較多的勞動年齡段人群按統一制度納入城鎮社保體系,還有利于減輕政府“托底”負擔和實現基金收支平衡。 (三) 失地農民仍無法享受與城市居民同樣的社會保障 從各地情況看,失地農民中只有極少數能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他們失去土地后,既有別于農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也不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處于社會保障的真空地帶,成為一個邊緣群體。 失地農民由于在就業、收入等方面的不穩定性,依托家庭保障模式越來越受到沖擊。許多家庭是靠征地款來維持生計,但過幾年征地款“吃”完了,其最終結果往往是生活沒有保障。從家庭養老方式來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獨生子女增多,農村核心小家庭迅速增加,家庭規模的縮小,進一步弱化了家庭養老功能。 同時,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學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農村65歲以上老人的比例是14.0%至17.7%。中國農村正在進入一個老齡化的社會。據江西的調查,每100個失地農戶中有7個60歲以上的老人,老齡化的趨勢十分明顯。 土地既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在當前整個社會就業壓力增大、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著農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部分失地農民“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生活在城市的邊緣,在就業、子女就學、社會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關政策,導致失地農民大量轉化為城市貧民,已影響到城鄉社會穩定。 解決失地農民問題要用新制度 失地農民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不斷加劇,真正原因并不是城鎮化進程加快,而是中國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中國現在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計劃經濟時代,其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場機制,由集體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過程不是一個平等的產權交易過程,而基本上是一個行政強制性的過程。低價征用農民的土地,是當前農民利益流失最嚴重的一條渠道。土地征用不僅沒有富裕農民,而是造成了大批農民失地失業;不僅沒有縮小城鄉差距,而是擴大了社會不公。 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問題,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要滿足城市住房和非農業用地的合理需求,又要給農民以公平的補償,給失地農民以妥善的安置。 (一) 嚴格控制農業用地轉為非農業用途 中央政府提出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其宏觀目標是防止耕地總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即滿足未來人口高峰時16億人口的糧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數量。這個耕地總量估計為1.067億公頃。2001年,全國1.27億公頃的耕地中有1.089億公頃被確定為“基本農田”。“基本農田”是指國家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要,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這些基本農田未經國務院批準,禁止轉為他用。其它可耕土地可以轉為它用,但是為了保護農田,土地的使用規劃有一個總量限額,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嚴格控制。另外,目前所采取的“占一補一”的政策,也要求那些將耕地轉為它用的項目在其他地方開墾新的農田進行彌補。這些措施對于保障耕地的總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地方政府為了經濟發展用地,采取了許多變通性辦法,如分批次化整為零審批;耕地異地平衡;買賣非農用地指標等等,致使中央政府提出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政策難以落到實處。 中國到底如何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是土地政策中要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目前的這種耕地保護的辦法沒有考慮地區差異性,尤其是在經濟高速發展地區帶來供地緊張。因此,今后政策調整的方向是:將城市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統一起來,從而將農田保護與大范圍的地域和經濟規劃格局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在空間上更有效地保護農田,并且更合理地使用城市土地。目前,農田保護限額已經在省內縣級之間進行交易,但這種經驗沒有得到充分評價。可以嘗試對農田保護限額跨省進行交易。 (二) 以保障農民權益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 第一, 使集體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取得與國有土地相平等的產權地位。現有的土地產權劃分為城市土地(國有、不同租期的長期租用)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通常為30年的承包合同)。集體的土地必須首先轉化為國有,才可以進入土地市場,用于非農業用途。因此,集體所有和國有土地的法律權利不同。從法律上講,公有產權與私有產權、集體產權與國有產權應該是平等的,不能用公權侵犯私權,也不能用國有產權侵犯集體產權。就現行的法律而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是不完全的。集體經濟組織只有土地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而沒有處分權,不能通過買賣、轉讓、饋贈等方式改變所有權主體和所有權性質。由集體土地變為國家土地的過程,不應是一個簡單的行政過程,而應是一個平等的財產權利交易過程。必須完善有關法律,確保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完整性和與國有土地產權的平等性。 中國現行法律中所指出的“集體所有”,就是以村為單元的所有農民共同所有,其代表是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作為集體組織的成員,都平等地擁有對集體土地的成員權,但并不能按份分割農地的所有權。“集體產權”的這一特征,使集體與農民的權益關系變得模糊:誰真正擁有土地,實際上并不明晰。在這種情況下,土地在農民完全不知情時被村干部出賣。要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將包括土地在內的集體資產核資折股,量化到農民個人,組建村級股份合作社,讓每一個村民擁有一份相應的股權。 第二, 保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動用征地權。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工商業等營利性用地只能通過購買獲得。土地出售的價格和相關賠償條款也必須經由雙方當事人之間協商達成,政府不能利用國家或政府的強制力專門為一般營利企業去取得土地。政府只有為“公共目的”才動用強制性的征地權。由于對“公共目的”的解釋的不確定性,在我國存在對土地征用權的濫用。為了防止濫用公共目的征地,對政府強制性取得土地要有嚴格限制,對征地目的和范圍要有嚴格的界定。 第三, 對農民給予公平的補償。國外土地征用補償的內容,包括地價補償、地上物(土地改良物)補償及其他補償。各國土地征用補償的標準并不一致,有的是按市場價格補償,即以被征用土地征用時在公開市場上能得到的出售價格為補償標準;有的是按裁定價格補償,即按法定征用裁判所或土地估價機構裁定或估定的價格補償;有的則是按法定價格補償,指按法律規定的基準地價或法律條文直接規定的標準補償。為保證被征地者原有的生活水準不至于降低,在很多國家,法律都要求政府必須給予被征地者公平合理的賠償。我國并不是按土地的實際價格對失地農民進行補償,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進行補償,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產值為標準,征地補償費明顯偏低,這不僅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保護耕地。為了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征地補償必須以土地的市場價值為依據,不能以侵害農民利益為代價降低建設成本。給被征地農民的補償,應當包括對生產資料的補償和對生活保障的補償。 第四, 完善征地程序,保證在征用農民土地過程中土地權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政府在提出用地申請時,先要進行公告,讓土地權利人對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質疑;在批準用地后,要再次公告,并就賠償等問題與土地權利人進行協商,若有爭議可以申訴和申請仲裁。為此,必須建立專門的土地法庭或土地法院,公正仲裁征地糾紛。征地必須規范透明,讓被征地農民參與征地過程,以保證他們對土地的使用權、處置權等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 允許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直接進入市場流轉 根據現行法規,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不能出租、轉讓和抵押等。目前法律的規定已大大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現實。要修改相應的法律法規,只要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只要在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之上,應該通過開發商和土地所有者進行平等的談判,讓土地所有者——農民集體經濟組織與用地方直接談判和交易。在明晰產權、強化用途管制、嚴格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土地進入土地市場進行交易,做到“兩種產權、一個市場”,統一管理,實現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同樣用途、同等價格、同等收益的目標。允許和鼓勵農民以租賃、參股等辦法、參與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四) 廣開渠道促進失地農民就業 第一, 建立健全失地農民再就業培訓機制。失地農民普遍認為失業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農民失去土地后,客觀上需要從農業轉向其他行業。除去合理支付貨幣補償以外,還應考慮到失地農民的長遠利益。在勞動就業方面給予就業指導、組織勞務輸出,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為失地農民再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各級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讓金專門用于失地農民的定期再就業培訓。政府在貸款、稅收、場地等方面對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失地農民應提供優惠政策。金融部門應適當放寬信貸條件,降低貸款門檻,鼓勵和扶持失地農民發展生產。失地農民如申請個體工商經營,各部門要簡化手續,并在一定年限內享受城鎮下崗工人的稅費待遇等。 第二, 建立留地安置制度,由村民組織自主開發和經營。對土地征用面積超過一定數量的村,可以在征地以后給農民留下一定面積的居住地、經營地,由村集體按照統一規劃,鼓勵農民用留下的土地建設自有廠房或開發其他經營項目,使農民有長期穩定的收入。對于城郊的農民而言,出租房屋已經成為他們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是他們維持生計的重要途徑。在香港,對“原住民”有特別的給予宅基地的政策,出租房屋也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之一。在國內,也有這一類的政策。南京、成都的標準是給每人無償提供35平方米,銀川是每戶100平方米。除此之外還允許被安置農民按建筑成本多購買一定面積的房屋。杭州在制定對失地農民的政策中規定,除了考慮住房,還特別給予失地農民與住房面積同樣大小或更大的出租房,以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有條件的可建設一戶兩套(人均40~5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新農村公寓,既解決農民的住房問題,又能為其提供出租房,增加生活來源。“撤村建居”的,應明確農民自建房享有城市居民自購房的同等權利,獲得相應房屋產權證,允許進入市場交易。 (五) 建立失地農民社會安全網 從長遠、規范的方向看,為失地農民建立社會保障是保障失地農民權益的根本途徑。在保障資金籌集方面,應堅持政府、集體、個人共同出資的原則。要改變一次性貨幣安置為主的做法。征地地價一部分發放給失地農民,保障其當前的生活需要,一部分要作為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基金。土地非農轉用后增值收益巨大。政府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注入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這是建立農民社會保障基金的主要來源。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也應從本集體的積累資金或土地補償費用中抽調一定的資金注入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 建立失地農民社會安全網,應允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對完全失地的農民,應鼓勵加入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對部分征地的農民,應加快建立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在內的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也可以鼓勵失地農民參加商業保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