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時評:名人銷售就是管用 要沾上一點名人氣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3日 08:08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作者 理查德·湯姆金斯(Richard Tomkins)

  誰希望自己身上有唐納德·川普的氣味呢?當然,我并不是說這位紐約地產開發商、電視真人秀明星的氣味聞起來不好,不能讓人欲仙欲死。不過我百思不得其解,誰會花60美元(合33英鎊),去買一瓶幾個月前剛剛推出的3.4盎司裝唐納德·川普牌香水呢?畢竟,除了濃烈的柑橘味,并略帶些薄荷、黃瓜、黑羅勒草氣味之外,你聞到的就只剩下一股粗俗氣了
,并讓人聯想到失敗的婚姻、破產和不整的發型。

  名人效應

  不過,名人銷售就是管用。因此,我們才會有川普牌瓶裝冰水、川普世界雜志等產品。出于同樣原因,各路名人都在拿自己的名氣下注于各色自有品牌產品,比如奧普拉·溫弗里、吹牛老爹、帕麗絲·希爾頓。這些人的品牌產品和他們當初的起家風馬牛不相及。

  顯然,發生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對名人著迷,更具體地說,我們都想分名人一杯羹。正如當今社會,名人文化迅猛增長,并逐步進入了大眾營銷和大眾媒體。

  我們可以拿品牌來打比方解釋這種現象。多年前,所謂品牌不過是你貼在產品上的商標,用來區別同類產品。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企業開始意識到,品牌在其附屬的產品之外,也具有自己的價值,而且利用該價值的一種方式,就是將品牌用在其他產品上,使得其他產品也能因品牌的魅力而得益。

  一旦這一思維定型之后,繼續在廣告中用品牌代表具體的產品屬性,便逐漸淪落為下策了,而上策則是讓品牌代表更為廣泛的價值或者情感。而公眾的迅速接受,造就了今天這種沉迷于品牌世界的產生。在這個世界,可憐的消費文化受害者用品牌選擇來表達自己的個性,或者與他們認知的特定群體表示認同。

  名人效應也是一回事。過去,明星掙錢就是靠演戲、唱歌或者其他什么手藝。但是出現品牌熱以后,明星們很快就意識到,別人渴望認同自己的態度、光環,這里頭都有錢可賺。他們開始發掘這一潛力,或者是簽訂幾百萬美元的合約,授權使用自己的品牌,或是推出自己的產品。人們于是購買耐克鞋,表示自己“盡管去做”(Justdoit)的風格;或是購買蘋果電腦,顯示自己“思維與眾不同”(thinkdifferently)。同樣,現在人們購買川普香水,目的是宣稱自己天生反常,毫無品位。

  現代價值觀

  不過,名人熱不僅僅是因為人們希望借助明星和他們的產品,作為詮釋自己的一種手段。名人文化的起源眾說紛紜,其原因是名人現象具有兩個鮮明的方面:一個是人們醉心于明星品牌,如上所述;另一個是人們希望自己成為名人,具體如下。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在封建時代,擁有土地,人們就有了社會地位;在工業時代,積累了財富,人們就擁有了地位;在后工業時代,名氣是新的財富,也就是說,在人們都能買得起小康產品的社會,對成功的衡量方法,就是人們能否從眾人中脫穎而出,被人們識別。

  有人可能說這種追尋注意的做法太過孩子氣,因而不屑一顧。可實際上,我們一生始終都在追尋他人注意。得到別人的賞識,意味著你值得關注,你是個有點份量的人物。這也把你一直懷疑但未曾證實的一個想法給證實了:我自己是個人物。

  在發達國家,娛樂業從廣義上說,占經濟很大一部分,而且其比例還持續增長。成名,更別說是短暫成名,也日益變得觸手可及。

  不過,似乎還有點不對的地方。我們可以用追求注意來解釋人們為什么希望出名,但是為什么人們愿意去看和自己一樣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上真人秀呢?有可能其原因和過去他們喜歡看普通人參加電視智力競賽一樣:他們覺得自己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變成這些參加者,這讓他們感到高興。這向他們證實,別看自己現在懶散地躺在沙發上,要想出名那也就是一步之遙的事。

  我敢打賭,你已經發現了我的論點中的小漏洞。如果名氣是新的財富,為什么名人還如此迫切地去拿名聲套現呢?因為大名人也好,小名人也好,名氣都轉瞬即逝。因此,盡可能在其還能獲取新利益時,能撈就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名人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