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財政政策或可出新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3日 03:34 第一財經日報 | ||||||||
特約評論員 吳敏 經過一年多的宏觀調控,中國經濟的運行似乎一切安康。 長期居高不下的投資規模終于大幅回落,物價無論是PPI還是CPI均疾步走低,貨幣供應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圍內,工業增加值增速也開始放緩。去年5月份以來的宏觀調控,似乎
不過,作為硬幣的另一面,宏觀調控的一些負面作用也開始顯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下滑、企業虧損額同時飆升、企業資金緊張、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緊縮等,均給未來經濟的走向蒙上了一層陰影。 更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利潤增幅一路回落。根據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數據,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國有企業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實現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5.8%,低于第一季度的17.2%和去年近40%的漲幅。 在利潤增幅下滑的同時,企業的虧損額也一路飆升。據統計數字,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56.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虧損企業虧損額465億元,增長77.5%。而去年1~10月,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0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虧損企業虧損額500億元,同比增長0.7%。 自去年5月份以來以“土地、信貸”為主導的宏觀調控,本是著眼于對一些過熱行業“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雖然目前調控的整體目標基本實現,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一些結構性的矛盾卻更加突出了。 以1~5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來看,在位居投資增幅前列的前幾位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赫然在目,而這些行業基本屬于宏觀調控的重復建設過熱行業,而這些行業的利潤增幅也是位于39個行業的前列。 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去年以來的宏觀調控成果,但是從目前的經濟運行來看,去年以來的調控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在調控過程中確實存在令人遺憾的地方:如商業銀行大幅壓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而非宏觀調控的中長期投資貸款;商業銀行資金大量富余,而信貸資金嚴重不足,致使企業嗷嗷待哺等。 貨幣政策對去年以來宏觀調控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但由于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尚不靈敏,況且貨幣政策屬于總量調控,而非結構調整,再加上目前的貨幣政策調控主要還是以數量調控為主,致使雖然目前宏觀調整的目標基本達到,但是上述的一些宏觀調控“后遺癥”必須在后期認真對待。 根據著名的“蒙代爾三角”理論,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獨立性與匯率穩定三者之間,一國政府最多只能同時實現這三項目標中的兩項。而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 目前中國的匯率波動基本在窄幅空間,資本流動也未完全實現,但在去年中國的宏觀調控中,如果以土地政策、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同時配之以靈活的財政政策,效果或許將大不相同,在中國目前微觀主體的行為尚不靈敏的情況下,財政政策的作用或許能讓人耳目一新。 值得高興的是,近期中國的財政政策日益靈活。從此前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到提高河南、安徽、寧夏、福建、山東、云南、貴州和重慶的煤炭資源稅稅額標準,以及房地產調控的全額營業稅和此后的調整股息紅利稅收政策,姍姍來遲的財政政策終于大顯身手。可以預見,在財政政策的硬性約束下,一些微觀經濟主體的投資沖動將會自動受到束縛。 信貸偏緊、企業利潤大幅減少、虧損額增加、一些熱門行業的投資增幅依然居高不下,這顯然不是宏觀調控的初衷。在目前中國經濟趨冷的論調升溫的情況下,下一步中國經濟將如何解決結構矛盾,將是經濟未來良性運行的關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