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光明奶返廠加工事件 > 正文
 

光明奶回爐事件會再次默默收場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7日 13:56 新京報

  近日,河南電視臺記者經過暗訪,報道了鄭州變質光明牛奶返廠加工再銷售的事件,該報道被各地媒體紛紛轉載,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光明過期奶回爐事件讓人不禁想起發生在四年前的南京冠生園“陳餡事件”,當年,陳餡月餅砸掉了一個有著70年歷史老字號的招牌,而今,回爐過期奶使得光明,這個民族奶業品牌正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機。

  從南京冠生園到鄭州光明,再聯系起近年來發生的過期食品事件,為何一些食品企業
前赴后繼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去追求刀尖上的利潤?答案就在于,這樣的利潤實在太誘人了!根據專家分析,用回奶可節約50%的生產成本。過期奶本應是食品流通的必須損耗,而現在它卻能變廢為寶,成為暴利的來源,這對企業來說實在是一種致命的誘惑。

  此外,我國只有對不合格牛奶的處理標準,但對非過期存奶的處理問題,國家沒有相關標準,這就讓某些不良企業更加無所畏懼。當年要不是央視《新聞30分》的曝光,月餅生產企業的潛規則根本難以公之于眾。如今,若不是河南媒體的介入,回爐過期奶的黑幕將難見天日。出事成為一種偶然,媒體的關注范疇畢竟有限,這就給不良企業增加了信心上的砝碼。

  食品流通出口頻頻出問題,這不禁暴露了食品法規的缺陷,更暴露了食品監管的遲鈍。可以看到,被媒體披露的過期食品丑聞,往往是一些“鮮貨”,如月餅、牛奶等,這些食品保質期很短,消費量很大,但是市場競爭也異常激烈,因此企業往往在短期內大量放貨,最終導致存貨的壓力,在壓力之下,企業作出一些昧心之舉是很有可能的。而此時,如果監管部門對企業存貨流向進行跟蹤,那可以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約束,防止其“越軌”。

  但是,過期食品丑聞雖然年年出現,但是,過期食品的監管問題至今未能列入食品監管改革的日程,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也許,監管部門的執法力量有限,無力對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具體的監控,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大范圍的監控也許不現實,但集中監管力量對一些“鮮貨”類食品進行重點監控,卻是有可能的。何況“鮮貨”類食品往往是百姓日常消費品,關系到公眾普遍的健康,監管機構就是對此領域下大力氣,加強投入,也是有所值的。

  光明奶回爐事件還提醒我們,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尖銳的中國,也須盡快建立起食品行業的自我監督體系。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食品生產工藝日趨復雜,一些概念和生產方式,普通人是難以理解的,而只有同行對此一目了然。就像這次鄭州光明出事后,光明乳業負責人以“全國的乳品生產企業都有回奶罐”為企業辯護,但一位在乳品業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媒體,回奶罐是乳品企業的應急設備,不過回奶前提條件是要用新鮮的牛奶。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然有降低成本、尋找新利潤點的沖動。而有了行業內有效的自律和互相監督,這就使得食品企業無論如何作為,都不敢越過一條紅線——公眾的生命健康。

  四年前,南京冠生園因丑聞而倒下,但此后過期食品問題不但沒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而現在,鄭州光明再次因過期食品被拋上輿論的浪尖,它最終會像南京冠生園事件那樣默默收場嗎?食品監管改革會因此啟動嗎?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光明牛奶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