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上海考生足不出滬 外地高校連年碰壁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5日 13:07 人民網-華東新聞

  特約撰稿 吳雙

  “足不出滬”,是上海考生的幸,抑或不幸?

  上海孩子不愿報考外地,真實想法究竟是什么?在他們盤算的“隱性”成本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在人們對這一現象議論不已時,同樣值得傾聽、思索……

  一位湖南大學的滬籍學生說:“沒去成同濟,我失去了更好的學習環境。但我學會了離開父母一個人生活。我了解了湖南,了解了內地,認識了許多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人,我想,我對我們國家的認識比起一個不怎么離開上海的同齡人來說,更深刻,更徹底”

  優惠舉措 難見成效

  “總體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

  6月8日,上海11萬高考生終于走出今年高考的教室。

  現在,他們最關注的已不是試題,而是分數高低、被哪個院校錄取。

  在考生們擔心、不安的時候,許多即將來滬招生的外地高校,特別是那些名氣不夠響的高校招生老師也有些忐忑。他們的疑問是:這次能招到幾個上海學生?

  今年,外地院校在滬計劃招生9351人,占申城招生總人數的10.83%。眼下,錄取工作尚未進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也不愿對今年報考外地高校的學生志愿作出任何透露,但院辦人員坦言:估計“今年外地院校在滬招生的總體趨勢與往年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

  這個“趨勢”到底是什么呢?

  翻揀往年“錄取統計”,就像在看一道“減法題”。

  2001年,外地院校錄取5981名(含高職、高專),減招974名,完成原定計劃的86%。

  2002年,外地院校錄取4614名(不含高職、高專),減招968名,完成原定計劃的79%。

  2003年,外地院校錄取4941名(不含高職、高專),減招711名,完成原定計劃的86%

  2004年,外地院校錄取8021名(含高職、高專),減招934名,完成原定計劃的86%。

  外地院校招生在滬受冷遇,成了不爭的事實。

  2004年,除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20余所院校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就能完成招生計劃外,大部分院校錄取了非第一志愿考生。像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這些在很多省市是考生趨之若鶩的名牌高校,在上海也不得不屈尊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

  比委曲求全更慘的是無人可招,暨南大學、蘭州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這些全國知名高校在上海最低線上檔人數竟是“0”!以上海考生近10萬之多,竟有20多所外地重點院校無人填報,這種令人扼腕的情況一再重復。

  優惠也難有足夠吸引力

  今年高考一個半月前,上海市教委就宣布了一系列鼓勵報考外地高校的“優惠”。在同是高考生的四川學生吳斌看來,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優惠內容包括:凡第一志愿填報廣西、甘肅、陜西、重慶、四川、云南、黑龍江、遼寧等省(除大連市)、自治區、直轄市高校以及湖南、湖北、山西3省生源長期不足的高校,并被上述相關高校錄取的上海市生源考生,可獲一次性補貼1000元;非第一志愿填報而被錄取的可獲一次性補貼500元。并且還承諾:報考外省市高校的上海生源可適當降分錄取,畢業后回滬就業還可遷回戶口。

  這樣的優惠政策自1997年以來,年年都有。為了不浪費名額,進一步提高上海考生錄取率,從2002年開始,還啟動了“在上一批錄取工作收尾時對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進行征求補填志愿”的程序。

  這個在吳斌看來不公平的優惠,至少從報考的結果看,并沒有對上海生源形成足夠吸引力。

  “足不出滬”后面的“市民文化”

  上海孩子在高考求學上的“足不出滬”,一直是社會熱門話題,備受爭議。

  社會學者指出,這反映了一種“大城市現象”,還有“足不出京”、“足不出穗”等等,在中國幾個較發達城市成長起來的孩子,選擇大學時抱著“固守”和“就近”的態度。當然,數上海孩子戀家情結更甚。這背后,是地域文化優越感的反映。雖然從文化低區向文化高區流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出現像上海這樣反差過于強烈的“內外有別”,暴露出上海城市文化與市民文化中的自大與自戀成分。

  另一種觀點認為,恰恰是地方政府的“呵護行為”,助長了這一現象。

  一方面,上海有關部門不斷拿出“降分”、“畢業回滬”,甚至“經濟補償”的政策,鼓勵學生報考外地,這卻讓人備感“上海人”的各種顯形、隱形的優越感,更舍不得外出。另一方面,為了保證甚至提升上海招生錄取率,在外地學校一再減招的同時,上海地區院校卻是年年增招。結果是:每年,上海地區“二本”院校錄取分數線上的競爭總是“廝拼”異常激烈,參戰者中不乏剛從“一本”線上落下、又決意不肯上外地重點本科的“本地派”。去年,上海2000多名“一本”線上的考生,放棄補填志愿的機會,參與到本市“二本”院校的激烈競爭中。另外還有300多名考生早在“一本”錄取開始前,就選擇了撤銷志愿。

  更有人建議:如果上海生源實在不愿出滬,何不把招生名額向生源大省以及中西部考生傾斜?或許,這反而有助于求學機會的最合理化配置,也有利于避免上海生源與外地高校間的尷尬。

  赴“外”成本竟成門檻

  額外的競爭:

  “關鍵是不想冒風險”

  6月9日,上海市高考最后一天,筆者在楊浦區運光路考點隨機采訪了幾位陪考家長。

  頗令人意外的是,被問到的家長不約而同表示:去外地念大學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認真盤算過,不過出于各種各樣的考慮,這個可能性到最后多半被否決。上海坐擁多所綜合性重點大學及幾十所專科院校,歷年高考錄取率不低于75%,比全國平均錄取率高近20個百分點,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上海考生“好好把握”。另一方面,來滬招生的外地院校數量雖不少,能夠引起考生興趣的并不多,這就造成了上海生源在幾所全國皆知的外地名牌大學較為集中的競爭。

  中學教師肖華(化名)的孩子讀高二,成績優秀,明年高考目標直指復旦大學。為什么不鼓勵孩子考出去?肖老師說:“報考清華、北大、浙大、人大等外地名牌大學的上海考生盡管不會很多,但都是個中好手,競爭強度十分激烈。與其去搶這高難度的幾百分之一,不如去爭取那比較有把握的幾千分之一。”

  因此,如果放棄錄取率較高的本地高校,報考爭奪激烈的幾所外地名牌大學,無異于放著陽關大道不走,偏要擠那獨木橋(除了清華、北大兩所大學作為“零志愿”不影響下面的錄取程序)。這多出來的競爭值不值得?在穩字當先的上海人頭腦里,自然有個答案。

  一位高三女生的父親回憶填報志愿的過程:女兒成績一般,“拼一拼,可以上南京大學的最低分數線”,但全家合計下來,還是把第一志愿改成“不用狠拼就可以考取”的上海大學。家長坦言:“關鍵是不想冒風險,不想讓孩子承受太大的競爭壓力。”

  “吃苦”的外地:

  “男孩子,不該一輩子窩在上海”

  “實在要出去,也只考慮江浙一帶。”這是一位家長的實話。

  近年來,考生家長越來越多地把眼光投向南京、杭州、蘇州、寧波等長三角城市。長三角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與上海相似的地域風俗、相近的城市文明程度等,都讓他們踏實。這些地方的本科院校成為一部分上海考生的選擇。

  一位家長為孩子填報志愿時,雖然沒把外地院校填報在重點本科的第一志愿,但在一般本科的第一志愿上卻填報了南京的一所經濟類專科院校,“萬一孩子沒考上重點本科,去這里也不錯。上海到南京還是方便的。”

  再要繼續往南、往西、往北,就有些勉強了,“寧念上海專科,不念外地本科”的論調占了上風。極端的例子是,年年都有一些成績優秀的孩子自動放棄填寫“零志愿”,就怕自己“考過了頭”。

  這在復旦大學在讀博士生石祥看來,挺可笑的。

  石祥是上海人,1997年高考那一年恰逢“零志愿”政策實施,他被心儀已久的北大中文系錄取。本科學業完成之際,他免試直升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離開北京4年,石祥的普通話還帶著明顯的京腔。他毫不掩飾對北方生活的懷念和熱愛:“北京集中了一批全國頂尖高校。有能力考到這一類學校的上海同學,不要縮手縮腳,應該去看看世界、長長見識,再回來不遲。”

  不過,考進外地名校的畢竟鳳毛麟角,更多的是劉毅這樣因考場失利而“掉落”到外地一般本科院校。就讀于桂林電子工業學院的劉毅臨近畢業,他的語氣平淡無奈:“當初坐一天一夜的火車來到這里,看到學校不怎么大,上海的高中都比這里漂亮,非常失望,情緒更加低落。”很長一段時間,劉毅興致勃勃地訂閱《上海壹周》和《人才市場報》,在幾千里以外關注著上海的消息,“桂林是個好地方,但我并不留戀。”

  湖南大學建筑系大四學生茅佳豪,也是位上海籍學生。他的變化是,能吃辣了。4年前,報考同濟土木工程專業而“落榜”的他獲得補填志愿的機會,在上海一般本科和外地重點本科之間,他選擇了后者。去湖南之前,他在家里做了兩個星期的“辣椒訓練”,到了長沙才發現,“上海辣椒原來根本沒味道!”于是,“不放辣椒的菜”就成了茅佳豪最想念上海的理由。雖然在飲食上吃盡苦頭,小茅并未抹煞外地求學經歷的獨特價值:“沒去成同濟,我失去了更好的學習環境,更好的老師,更多的交流機會。但是,我學會了離開父母一個人生活。我了解了湖南,了解了內地,認識了許多不同地方的人,我對我們國家的認識比起一個不怎么離開上海的同齡人來說,更深刻,更徹底。”

  小茅說,有了他這個“異地適應”的榜樣,堂弟今年也填報了東南大學建筑系,“男孩子,不應該一輩子窩在上海。”

  難舍的本土優勢:

  “等我回來,我可能已經落伍了”

  大至世界五百強,小至個體戶、小老板,紛紛到上海來“搶灘”。上海節假日的人才交流會,也總是人頭攢動、一票難求。

  外地大學生源源不斷向這座城市涌來;同時,上海十幾所寄宿制公立中學向全國招收優秀中學生的政策已經實行了好幾年。

  對此,上海考生和家長無不緊張,“留駐本地”幾乎是對抗這種焦灼的惟一辦法。一個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外地人拼命要考進來,本地人倒還跑出去?”

  一位大一學生的家長談到為什么沒讓孩子報考外地大學,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政策明確規定去外地上大學,戶口可以回來;但我們就是莫名其妙地擔心會有什么變故,隱隱約約地覺得,讓上海人離開上海是一種浪費。”

  畢業于廈門大學新聞專業的鮑曉敏剛剛找到一份挺不錯的工作。當初,“心很野”的她,終于趁高考填報志愿時為自己掌了一回舵,力排眾議,義無反顧地選擇“去外地”。“在景色宜人的廈門生活了4年,卻發現原本對上海的‘沒感覺’,不知何時起變成骨子里的認同和向往。”于是,她義無反顧地回到這個快節奏的大都市。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她驚訝地發現:“我生在上海,長在上海,念的也是名校,卻因為不是上海學校而遭遇莫名阻力。”面對一些用人單位的“挑剔”,小鮑只能寬容地一笑,雖不無委屈。

  劉毅也在找工作中屢屢受挫:“人在廣西,畢竟消息欠靈通,又不敢曠課,就算有單位要我去實習,我也辦不到,只能等畢業了再回來慢慢找。”

  離開上海,還意味著不能參與這座城市日益繁榮的文化生活。如今,上海人不用出國就能觀賞到頂尖的音樂劇、演奏會,不用出市就能領略到全國各地的名家名作、文物大展,而電影節、藝術節、美術展等文化大餐更是密密麻麻貫穿全年,上海人之得風氣之先,離不開這些風氣的吹拂,離不開這一個整體氛圍的營造。

  “每次聽說上海又有什么演出消息,我總是先興奮,又涌上一陣遺憾。”一名求學外地的“文藝愛好者”這么說,“等我回來的時候,我可能已經落伍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父 親 節
送給父親節日禮物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