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行業專題--教育培訓業 > 正文
 

教育產業化腐蝕道德感 催生大學丑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5日 09:55 《環球》雜志

  郭松民

  就在數百萬中學生熱切盼望自己能夠魚躍龍門的六月初,他們心中的圣地——大學,又爆出了丑聞:主角是北京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的教授歐陽林和一位名叫阿芳的女生,看點則是為了考研而發生了性交易。雖然“有關方面”還在繼續調查事件的真相,但公眾實際上已經作出了自己的判決。一家著名的門戶網站進行調查表明:超過80%的網友相信“確
有此事”。

  

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琦有一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被當今的大學校長們掛在嘴邊反復吟頌了無數遍之后,已成為一句經典。不過假如梅老先生天堂有暇,在互聯網上搜幾條和大學有關的信息來看一看,他一定會輕輕搖搖他那作為思想者的頭,在一聲長嘆之后,把自己的名言修改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丑聞之謂也”。

  有人也許會說,你這么形容大學豈不是太刻薄了嗎?并非如此!近年來大學的丑聞實在是太多了:北航招生丑聞之后,是蘭州理工大學招生丑聞;南師大女生被“強行組織”陪舞丑聞之后,是復旦經濟學院院長嫖娼丑聞……

  大丑聞接連不斷的同時,還夾雜著北大在“黃金周”期間非常小家子氣地關大門首師大要求女生脫衣檢查是否真的來例假,以決定是否獻血,清華校長在臺灣客人面前露怯之類的小丑聞,等等。丑聞的內容五花八門,涉及的名校遍及大江南北。在如此多品種、高密度、連續性地爆出丑聞的情況下,我只不過說一句“所謂大學者,有大丑聞之謂也”,難道有什么過分嗎?

  大學為什么會頻頻出現丑聞?在我看來,這和“教育產業化”這個餿主意有著直接因果關系。許多人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往往只強調這項政策在事實上剝奪了窮人的受教育權,卻沒有同時注意到,“教育產業化”對大學人道德感的腐蝕,也是毀滅性的。

  有一位在教育部門工作的朋友,在分析去年的北航招生丑聞時,介紹了“高等教育”是如何被“產業化”的。他說,除了正常的錄取“收費”之外,各高校還都有一定比例的機動招生名額,大約在10%左右。如果一所大學招3000學生,則大概會有300個左右的機動名額,按北航開出的每個學生10萬元的價格計算,就會有3000萬元的額外收入。這正如重點高中招生,本來可以招300人,但故意把

分數線抬高,讓滿足分數線的學生只有200,剩下100人就是高價生,大學也是這樣大發橫財的。他透露,無論是名校還是普通院校,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在這樣摟錢。

  正是因為錢來得如此容易,所以中國的大學表現出了世界教育史上聞所未聞的貪婪,變成了一個個“誰出價高,誰就可以買到教育機會”的大賣場。而由于見證、參與并且享受了對學生及其家庭的無情剝奪,大學人便從原來的道德高地上滾落下來,一頭扎進了人欲橫流的污水坑。

  請從歐陽教授的角度想想看:既然學校本身都可以制度化地通過拍賣教育機會牟取暴利,我作為一個教授,利用招收研究生的機會獲得一次性滿足,這究竟有什么好驚奇的?

  其實,亂收費也好、嫖娼也好、性交易也好,如果發生在其他行業,大家會覺得司空見慣,不視為丑聞。但只要發生在大學,大家都會認為是丑聞。之所以會如此,蓋由于公眾對大學的期待和對其他行業的期待不同:公眾始終把大學看成是遺世獨立的理想化所在。

  雖然大學同其他社會機構一樣,植根于社會,受制于社會,但一所“真正的大學”與其他社會機構的最大不同之處應該在于,她具有自己的道德精神——表現為具有獨立的人格特質,不隨波逐流,既能夠抵御金錢的誘惑,又能夠抵抗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

  在我看來,大學要與丑聞絕緣,就必須恢復和重建已經遭受銅臭玷污的大學道德精神;而要恢復和重建大學道德精神,就必須反思和檢討“教育產業化”的口號。歸根結底,教育不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教育必須而且只能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

  在任何一個社會里,大學都應該是道德和理性的凝聚之所,都應該具有高雅的品位和卓而不群的文化氣質,都要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并孜孜追求自己的理想。大學不僅應該以自身純潔的德性潛移默化地影響社會,更應該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改造社會、重塑道德的潮流中,成為社會道德的捍衛者與提升者。尤其在當前的大時代的大變遷中,大學的道德精神就更顯重要。因為即便是社會的道德墮落了,只要大學的道德精神仍在,國家和民族還有未來,但如果大學比社會墮落得更快、更深,那我們還能期待什么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3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