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救市要治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3日 19:07 中國經濟周刊 | ||||||||
股市似乎“暗戀”6月6日-9日這幾天的中國式“吉日”。 6月6日,股市早盤上證綜合指數8年來首次跌破1000點關口,最低探至998.23點。隨后滬指便大舉上攻,一舉收復千點,最終以1034.38點報收;7日仍是整體下跌;但到了8日,上證指數上漲84.64點,深成指上漲227.14點,兩市漲幅均超過8%,成為2002年同期因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政策即6.24行情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有人甚至認為,“6.8行情將載入證券
面對突然大紅大綠似川劇“變臉”游戲的行情,股民迷茫中不知所措,而大多處于觀望狀態。對于暴跌,市場并不意外,因為這是股市持續4年之久熊市行情的一種延續而已,1000點一直是個心理點位,可謂“眾望所歸”;同時這也是基本擠凈泡沫后從而使股市真面目徹底水落石出,是股市在長時間的非理性繁榮之后的必然的理性沉淀,正如“塵埃終有落定時”。 對于暴漲,則有更值得琢磨的地方。一是這是在暴跌之后的暴漲,二是這是在沒有任何及時的突發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的暴漲,與過去刺激暴漲的因素大不相同。這說明,暴跌只是股市行情開始進入上升通道的“黎明前的黑暗”,而暴漲則是投資者重拾信心的一個積極的市場信號。 這種信心,來自于過去一年多來中央和有關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以民為本和“寧可短痛也不長痛”的著力治市而非救市的政策,是許久以來諸多利好因素的集中爆發。 去年春《國九條》頒發,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發表6條意見;近期《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市場管理辦法》制定完成,保險資金入市指日可待;《國務院關于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將資本市場的改革納入“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的框架之內并冠以首要位置;股權分置改革進入試點工作;下一步上市公司將被允許回購股票。但有意思的是,諸多被監管層和理論界看重的利好消息,在出臺的前后并沒有招來積極的市場反應,行情反而仍呈加速下跌之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資者長期遭受打擊,難以重振信心,于是觀望心態嚴重,所謂“先發展易,后治理難”。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就會發現,注重短期的政策效應的內容在逐步減少,而更加重視著眼于長期健康發展的制度性建設,也是從根本上來考慮解決長期困擾股市的體制性問題。只是由于采取了盡量照顧市場可承受能力的漸進作法,投資者短時間內難以看清中央和監管層的良苦用心,而仍然按照慣性思維將此簡單理解成了“理所當然”的“救市”行為。 “日久見人心”。時間和實踐都證明,救市既不應是政府行為,從最終效果來看也起不到真正的拯救。中國的股市的復蘇,政府不能靠一時的“售之一魚”,而應該靠根本的“授之以漁”,不能簡單地靠“輸血”來維持,而要培養起股市的“造血”機能。 這個“漁”,這個“造血”機能,就是要從股市是市場經濟支柱的高度來認識,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出發,遵循股市的融資功能源于投資功能而不是相反的原則,加強誠信和法制建設,以徹底的治理整頓而不怕短期陣痛的勇氣,致力于股市的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等到哪一天我們的股市不再暴漲暴跌,不再靠投機碰運氣,不再按“點”吃飯的時候,我們的股市也就健康了。只要健康,發展的快慢本身就不是問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