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趙曉:三重沖擊下的宏觀調控難局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5日 09:50 21世紀經濟報道

  趙曉

  與美國不同,我國CPI和平減指數的走勢主要受投資和消費相對結構的影響。

  PPI帶動CPI漲落

  我們還進一步研究了生產者價格指數和消費者價格指數的關系。所謂“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簡稱PPI”,在我國是用“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來替代的,表示出廠價格變動對工業總產值及增加值的影響。PPI和CPI由于政府補貼、消費稅和銷售成本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但PPI上漲,最終會通過價格傳導,影響CPI上漲。從供給角度,PPI很大程度上決定著CPI,從需求角度,CPI反過來也影響PPI。具體而言,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會帶動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揚,有時候還會顯現互為傳遞。圖2是我國的PPI、CPI及GDP增長率變動趨勢圖。

  經驗表明,我國的價格波動變化更多來自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價格體制改革,一方面是我國經濟周期變化。生產和消費兩個領域的價格波動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從上漲的幅度來看,帶有一定的規律性。

  從圖2看,通常是PPI先大幅度上漲,繼而帶動CPI的上漲,呈現明顯的規律性。一是經濟增長(回落)與物價增長(回落)之間存在一定的滯后期反應,大體為1年左右。具體表現在當經濟增長(回落)加快時,物價上漲(回落)的加快要滯后1年。二是物價上漲(回落)與經濟增長(回落)之間存在正負加速度關系。當經濟趨向或處于高速增長時,物價上升幅度滯后1年后即快于經濟增長速度,而當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時,隨后的物價回落更快。三是經濟周期有多長,物價變動的周期也有多長。

  理論上居民消費價格受工業品價格影響應有一定的滯后期。經過國家統計局城調隊研究表明,CPI滯后3-6個月與PPI相關性最高;其中與生活資料包括食品類、衣著類等出廠價格指數相關程度非常密切而且基本沒有時滯;與生產資料采掘工業、加工工業等出廠價格指數的關系具有明顯的滯后期,滯后12個月的月份相關度最高,亦即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到居民消費價格的傳遞滯后期大約為1年(圖3)。不同價格指數間高度相關的時段大體為3個月左右,隨之其相關度逐漸衰減。由于價格傳遞的過程受生產和消費諸多環節的影響,生活資料產品出廠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屬于直接傳遞,其他則屬于間接傳遞。

  行業價格傳導障礙之源

  我們的研究還發現,供需結構性不均衡導致上下游行業價格傳導障礙的問題的確存在:面對市場上的各種旺盛的需求,煤電油瓶頸問題日益突出,一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漲幅偏高,推動企業生產資料成本上升,但上下游企業價格傳導機制問題的存在,不僅使消費價格偏離了生產價格,還大大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長此以往,必將打擊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影響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從圖4中的走勢看,生活資料、生產資料以及原材料、燃料、動力三大價格指數漲幅之間出現較大差異。原材料購進價格漲幅高于工業品出廠價格,而工業品出廠價格又高于居民消費價格。當然,兩組關系不能排除傳導上的滯后性,但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的價格傳導則存在嚴重滯后甚至斷裂。據稱中國只有15%-25%生產資料價格變動能夠向消費價格傳遞。

  同時,當前正值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迅速接軌之際,國際初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提高了國內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此次是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供給沖擊。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消費物價影響不會很大,因為國內市場上大部分商品已處于供過于求狀態,企業向下游傳導成本壓力的空間有限,使得生產資料價格向消費價格傳導的效率非常之低。但另一方面,我國作為制造業加工中心,與國際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受外部沖擊的可能也越來越大。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推動進口成本上升,繼而上游價格PPI持續快速增長,由于加工制造業生產的主要是國內無足夠內在需求消化的制成品,因此原材料漲價,使之面臨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兩難境地。

  同樣,由于“蕭條經濟”的回歸,各國尤其是亞洲產出端競爭激烈,企業PPI并不能完全傳導至消費與零售領域,直接的后果便是壓薄國內制造業利潤空間,并導致我國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進口價格指數上升,而出口價格指數下降,兩者差距增長。內需不足,外需強勁,總需求結構性的不平衡,倘若環境有變,很可能對國內經濟帶來一輪新波動,甚至通縮壓力。

  顯然,在國內和國際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各種價格指標會呈現不同的波動走勢,反映出經濟不同層面的狀況和表象,因此只有將它們綜合起來權衡,結果才可能得到比較真實和完整的信息。當前,在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綜合作用影響下,GDP平減指數與CPI出現背離恰恰反映了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

  總體來看,我國現階段宏觀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局部產業需求及外部需求沖擊和原材料供給沖擊同時存在,相互作用,這增大了宏觀政策調控的復雜性和操作的難度。

  最主要的結論就是: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單一的需求管理不能盡如人意,當前宏觀調控在需求管理上應適當保持利率和貨幣政策的穩定,同以實施適當的供給管理政策(如國有企業改革、放松管制、推進結構調整),并且組合性地使用參數調控手段和非參數調控手段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本文關于物價比較的研究是與北京科技大學陳光磊合作完成)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周 杰 倫
無與倫比時代先鋒
Beyond
Beyond激情酷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