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煤工人當監督員能保井下安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2日 14:28 人民網-華南新聞 | ||||||||
畢舸 千百萬礦工的生命安全、煤炭價格、電力供應,這三者之間,看似關系不大,其實卻有一條奇妙的市場價值鏈,將它們緊密地扣在一起。 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一發言人日前說,針對煤礦事故頻發的問題,全國總工會將從
按照設想,10萬群眾安全監督員將來自國有、地方和鄉鎮個體等各層次的煤礦企業,履行制止違章、發現隱患、報告險情等職責。他們就像一個個安全哨兵和安全傳感器,為井下安全生產站崗放哨、時刻傳遞安全信息。 被寄予厚望的煤礦安全哨兵們,畢竟不是真的“兵”。仔細分析這一設想,不難發現兩個尷尬:首先,群眾安全監督員來源于總工會與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垂直管理,以期下情上達,但他們的飯碗,卻掌握在采礦企業的手中。實踐早已證明,這種最大利益受制于人的所謂垂直管理,經常無法如設計者預期的那樣,只服從于上級監管者一個中心,容易發生重心偏移,更多地是聽“給飯吃的”而不是“要求履行義務的”;其次,雖然計劃中10萬群眾安全監督員將來自國有、地方和鄉鎮個體等各層次的煤礦企業,但國有與地方煤礦企業還好監控,而那些星羅棋布、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個體煤礦是難以把控的。 就目前個體小煤礦散、亂、差的現狀而言,要組織起這些個體小煤礦的群眾安全監督員,做到一個企業一個“兵”,就不是掛萬漏一,而是掛一漏萬,因為個體小煤礦往往是安全事故的高危地帶。在這樣大的一個安全漏洞面前,即使群眾安全監督員人數再增加一倍,“管涌”發生時依舊無濟于事。 其實,對于煤礦安全秩序的整頓,必須要真正反思一個問題:個體小煤礦為什么打而不絕,愈打愈多?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家缺電,電廠缺煤。如果說今年2500萬千瓦的電力缺口給各地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的話,那對于我國7成以上都要靠煤來發電的火電廠來說,今年1億噸的電煤缺口,使得大量電廠被壓得上氣不接下氣。 原因很簡單,煤炭價格常年實行計劃內、計劃外雙軌制,同樣質量的煤,因為計劃內外的標簽,價格相差是懸殊的。煤炭價格的雙軌制,導致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國有大型煤礦企業,他們肩負著保證國民經濟正常運轉的重大職責,并承擔“計劃煤”的開采任務。“重負”,造成了許多國有煤礦企業長期掙扎于生存的邊緣,根本無力改善生產條件、工人待遇,陷入賣得多虧得更多———設備落后無力更新———效率低下———生產難以為繼的“經濟死鎖”中,煤礦工人們也只有以長時期、高強度的下井作業來換取出煤量和微薄的工資。這種企業與工人的雙向疲憊,出安全事故是正常的,不出事故才怪呢。 雙軌制的價格落差,催生了個體小煤礦的非正常繁榮。電力市場既然有這么巨大的胃,單憑老牛拖破車的國有煤礦是滿足不了的。牟取暴利的沖動會淹沒人的最后一絲理性,個體小煤礦在快進快出中數著一疊疊鈔票,也在不知不覺中瀕臨那條死亡的紅線,終于有那么一天,“轟”的一聲,生命被砸入看不見的深淵…… 所以,煤價的雙軌制是“事故”的罪魁禍首,千百萬礦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必須要有一個正常、健康、符合市場規律的煤炭價格做后盾。破除煤價的雙軌制,電力供應的瓶頸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國有煤礦企業才有資本清理歷史積賬、走上發展正軌,個體小煤礦才會慢慢絕跡。這些一一被理順了,礦工的生命才可以寫上“安全”兩字。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