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李開發:評價圓明園防滲需要糾正誤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1日 10:25 新浪財經

  近兩個月來,圓明園防滲工程由于媒體的報導已經成了舉國公知的重大新聞事件,也是國家環評法出臺以后第一個引起全國轟動的公民聽證的環境事件,同時也是國家建立和諧社會,發展人民民主政治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圓明園防滲工程的沸沸揚揚,其社會意義已經遠遠大于它的實際意義:一是突出地宣傳了國家環境保護工作法規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向社會顯示了政府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強大力度,使環境保護成為社會的關注視點,成為人民群眾的熱點話題。人民群眾通過圓明園防滲工程的報道進一步加強對環境保護的理解,二是通過
對圓明園防滲工程的報道與評論,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的聽證會,了解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社會公眾的參與方式,有助于全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環境保護進程中來,從而推進國家《環境評價法》的實施。三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示范意義。

  筆者是社會眾多關注圓明園防滲工程的研究人員之一,并且有幸參與了國家環?偩值穆犠C會等多次相關活動。圓明園防滲工程的質疑與爭議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要保持這種參與的有效性、客觀性與科學性,給出公正客觀的評價真是不容易。程序公正,起點公平,似乎都不難,但評價者的客觀理性卻很難。筆者認為,如何解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在于能夠提供全面背景信息,讓關心圓明園的專家、決策機構及廣大社會公眾,根據確切的事實與科學的數據,對事情加以評判。而現實讓人們感覺到,消除誤碼導,在于提供真正準確的事實,在于提供詳細的背景介紹。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亮出事實,把全部情況曝露在陽光下,公開,必然帶來公正,否則誤導不可避免。圓明園防滲工程就是一例。由于很多人對事實不清楚,少數人以訛傳訛,用不清楚的事實,或者完全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事實來作評價的依據,再加上媒體缺少深入調查便一再宣傳,眾多的誤會也就難免了。我們的有關方面有責任有義務向社會作一個全面的陳述,客觀真實的陳述,并且允許不同意見相互質詢,這樣,才有利捋清事實,才能有的放矢,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關于圓明園防滲工程的爭議,其中誤導多多:

  誤導之一,以為圓明園功能定位問題是圓明園管理處的擅自作主,其實這是抬舉了圓明園管理部門。圓明園應該辦成什么樣的一個園林,歷來就存在著多種爭議,也有結論。有人提出圓明園要辦成一個荒草萋萋的遺跡,這是一種選擇,20年前就有。關于這個問題的爭議已經有過一個經過法律程序的高度集中的結論。圓明園的規劃討論歷經20年,歷經數百位專家,上百次研討會,最后確定了規劃,規劃經過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經過國家文物局批準,2001年生效。這個規劃的形成過程是復雜的,討論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決策程序也是嚴謹的,因此有高度的權威性。要改變這個規劃,當然不是絕對不能,但也有相應的程序。目前圓明園的規劃,定位為既可以憑吊古跡,也可以欣賞有水景觀的古典園林;謴蛨A明園的山形水系,圓明園管理處只是一個執行者。拿定位這樣一個多早已有了結論的課題來說事,如果不知道這個背景,那么輕則是沒有調查,信口開河,重則是有意誤導公眾。這次新聞事件中,許多批評的人士針對圓明園的定位扣帽子,看起來是批評了圓明園管理處,但實際上批評的是國家規劃,因此內容早就跑了題,與防滲工程無關。

  誤導之二,圓明園做防滲工程破壞了生態。許多專家振振有詞說防滲工程不該做。理由是做了防滲工程破壞了生態平衡,阻斷了圓明園湖里的水與地下水的雙向交流,因此是一個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工程。首先我要說,只要有簡單的生物學知識加上對北京的市情的了解,就不會說出這種話來。第一,回答有沒有交換的問題。生態專家們的常識是:地下水位低于3米時,大部分的地表植物與樹木的與地下水的交換已經難于進行;當地下水位低于6米時,這種交換已經完全停止,F在是地下水位20米甚至40米,試問哪里還有互相交換一說?這樣的言論只有缺乏常識的,只懂本本的專家,不調查研究的專家自己拍腦袋想當然才能得出來。第二,一些學者們提出,圓明園本來是自然濕地。所謂自然濕地,指地下水位很高,圓明園的水原來是地下水冒出來的。可惜沒有站住腳。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清代建筑史專家郭黛垣教授(非常抱歉,郭教授的名字的最后一個是女字偏旁)考證,清代建園時就正常通過外來供水。清代文獻資料有記載。郭教授在國家環保總局的聽證會上就說過,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只是反對防滲工程的人們記性不好。建國以來許多時候用水是用井水補給的,人們誤以為那就是自然濕地。第三,其實就是證明清代是自然濕地也沒有用,證明建國以后還是自然濕地也沒有用。建國初的情況與現在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口增加了1000多萬,工農業總產值增加了數百倍,用水量也增加了近百倍,抱著陳年老帳當什么用。不要說工業用水,就說綠化用水,機械噴灌,水要花多少?千萬居民每家洗浴龍頭一開要用多少水。用那時候的情況來叫板今天的事情有點荒唐,好象不食人間煙火。

  我們要問,不防滲是不是不影響生態,或者保護了生態?結論是不防滲生態破壞更糟糕。根據北京市水利研究部門和圓明園管理處的共同測算,每年需要用水1000萬立方米,而近幾年來的現實是,每年水務管理部門至多給了200萬立方米 ,因此,缺水成了圓明園的心腹大患,有時連消防用水都保證不了。近三四年中,每年有許多時間湖水干涸,水盡魚死,樹枯草亡。這一情況已經在國家環保總局的聽證會上大家聽到了,也看到了大量的畫面與照片。如果采取防滲措施,用減少了滲漏的湖水滋養周邊樹木植被,澆灌園區內花草樹木會是什么結果我們不是很清楚嗎?根據調查,有一段時期圓明園保持了必要的水位,野鴨來了,候鳥來了,有水的圓明園形成了一個小的氣候,大家在游園的時候,水波滟滟,樹木繁盛,花草蒼翠,這難道不是生態保護嗎?只要我們面對現實思考一下,不難看出,圓明園防滲工程本身就是一項環保工程,生態工程,而在這次新聞事件與環保事件中,卻被人們用一個側面來否定另一個側面,用一個生態問題掩蓋另一個生態問題,用一個環保措施否定另一個措施,是不是有點滑稽可笑?

  誤導之三,是把生態環保與節水對立起來,好象節水不重要,生態重要,以至于過分輕視北京的缺水的嚴重程度,誤導公眾。其實不節水才是真正不懂生態。嚴重缺水還有什么生態?中國是個世界人口大國,中國的全國缺水,即使原來水源富裕的南方也缺水,不僅是水質型缺水,也存在資源型缺水。北方則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不了解情況的人可去在媒體上讀我的另一篇文章:《我依然贊成實施圓明園防滲工程》,里面的介紹清清楚楚,有大量數據作證。缺水就是嚴重的生態災難,沒有水連生命也保不住。由于中國的水資源北方是南方地區的1/8,其實就是世界水平的1/32。因此,華北地區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區。作為做過水資源課題的專業研究人士,我對節水的重要性感覺有千鈞之重,我感覺節水的宣傳與相應措施時下還遠遠不到位。經濟要持續發展,穩定增長,要建設和諧社會,要保護環境,就要進一步提倡節水,盡可能地涵養水源,不要做讓經濟持續不下去的事,不要做讓子孫后代付出代價且難以生存的事情。人必須與環境友好相處。在前不久的財富論壇上,我和中國環境科學院的夏青研究員(他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專家組成員)交流了關于圓明園防滲工程的看法。我感覺一些專家誤導公眾,把節水的事情看輕了,把中水生產與供應能力,把中水的再利用看得太容易了。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其軍專家稱,北京的地下水缺少約50-60億立方米,即使我們不再用地下水,而且不斷地進行回灌,可能我們這一輩子已經無法看到北京的自然濕地了。北京作為一個高度缺水的城市,需要持續增長、穩定發展,用水控制至關重要。圓明園一年要滿足水的供應需要將近一千萬立方米水,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北京市水務部門最多也就提供了200萬方,也就是說只提供五分之一,缺水的程度不言而喻。對圓明園管理處而言最基本問題是水從哪里來,有些專家提出來要使用中水,使用其他節水技術,說起來很好聽,可能在事實面前內容蒼白,缺少說服力。就目前情況來說,根據本人的調查和了解,使用中水的條件還遠遠不充分。大家只要不違心的話,睜開眼瞧瞧,北京有多少單位使用了多少中水?數量還相當少。好不容易有幾個小區有了中水設施,但當擺設的多。原因很很簡單,一是建設中水廠的收水管網與供水管網的資金投入太大;第二是水的的處理過程比自來水復雜,成本較高,第三是中水的用戶太少,經濟效益至今都不好,所以進展緩慢。《家庭健康報》的記者蘇允杰做過專題調查,也采訪過我,有大段的調查報告刊登在報紙上。調查的結果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樣子。因此,不做調查的人,別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專家不能說外行話,否則就不要亂說話,其它批評者也不應該總是想當然,用概念說事,炒作概念是對公眾的不負責任,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誤導之四,圓明園防滲影響巨大。要堅持讓圓明園繼續漏水的專家們振振有詞的介紹,為了北京市的生態平衡,圓明園應該不搞防滲。或者說為了保護北京市的生態,要在圓明園這個地方,讓地面水與地下水進行交換。當然,根據上面介紹北京的水情,圓明園也只有漏水的份,為保持北京的生態,要繼續漏水。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院張錫范研究員說,“從北京地區的宏觀角度看,圓明園無異是在地面上放置了一個水盆,對周圍環境我看不出有什么影響。電視上有的專家說,這一做法隔斷了地面水與地下水的聯系,應該說只是隔斷了圓明園湖水與地下水的聯系,并未影響到周圍其它地方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聯系,僅是局部而已,少了湖水與地下水的聯系,就會破壞生態平衡?筆者經過調查認為,即使聽任圓明園的水向下滲漏,也只是北京市補給地下水的一個通道而已,象如此能向地下補給水的地方不知幾千幾萬個。專家們嘩眾取寵,把圓明園的功能說得太大了。地面都可以補水,有多少流不到地下去?問題的癥結在于,整個華北地區缺水,整個北京市嚴重缺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劉樹坤是原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生態修復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他認為,華北地區的大環境,特別是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形成大范圍的地下水的漏斗,城市河湖持地下補給水源消失,湖泊和濕地不斷萎縮和消失,圓明園也逃厄運。它所在地區的地下水位已經下降了近20米,現在的圓明園成了一個大漏勺,只有漏水的份,沒有得到外部地下水補給的可能性。這顯然不是圓明園的責任。相反它是大環境的受害者。它所做的只是一個無奈的自救措施。筆者非常贊成劉教授的觀點:圓明園不搞防滲工程,讓湖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對保護生態系統是有利的,但圓明園沒有這個責任,更沒有這個能力,第一它沒有足夠的水,第二它沒有足夠的錢。如果要讓他這樣做,北京水務部門應給他足夠的水,相關主管部門應該給他足夠的錢。費用由政府與公眾負擔。顯然,這樣的體制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形成,既然圓明園沒有能力挽救北京市的大環境,當務之急就是自我保護,盡量保護好這塊城市沙漠中綠州。所以筆者也聽專家說,圓明園防滲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大概不超過新建一公里公路對環境的影響?浯笃湓~也是誤導公眾的一種行為。

  誤導之五,就是圓明園的水上景觀問題要不要搞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關于圓明園功能定位問題的延伸。上面介紹了,圓明園的遺址規劃是經過幾十年討論由國家批準確定的,建成有遺址、有景觀、有美好環境的園子,供人們憑吊遺跡,也供人們休閑娛樂。既然是這一個宗旨,那么圓明園所作所為也沒什么不對。圓明園的職工有1700余人,多數職工是通過拆遷自己房屋改善景觀成為圓明園的職工的,圓明園的正常管理費用與職工收入半數要靠創收。這些職工貢獻了自己的家園使其成為公園,沒有必要的水,沒有合適的景觀服務,有多少人會到這園林來?從市民對圓明園的需求來說,圓明園的作為公園的功能也應當是多樣化的,既要有良辰美景,也要有親水的、舒適的休閑娛樂空間。多數人來看看風景,拍張照片,享受一下這美麗的風景,在荷花池邊流連忘返,這不會有什么錯。提供好的景觀,好的服務大慨也沒有什么錯。如果就剩一個大水法,其余全是荒草,也不會符合大多數旅游者愿望。有些所謂的專家希望將職工一下子全部推向社會,只留下幾個人看守荒廢的圓明園,這完全是脫離實際的高調,相信圓明園職工中有他的老爸或兄弟姐妹就不會出這種主意,這是對社會的不負責。圓明園僅僅是參照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園林通常都做的一些美化景觀的做法,有什么值得反復批評的?還動不動扣上不愛國的大帽子,合適嗎?

  誤導之六,圓明園防滲工程處理以后是不是會形成一湖死水?這也是眾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反映比較強烈的內容之一。好在類似的防滲工程在世界上已經搞了20多年,中國也進行了10多年。北京就有多家園子做了防滲工程。比如典型的植物園,做了防滲工程效果非常好,不但沒有所謂一湖死水,而且是生物生長正常,環境優美。北京的京密引水渠等也做了防滲工程。據專家介紹,全國每年有數以千家用水或缺水單位做防滲工程。所有做工程的單位也會作認真的測算與權衡。本人聽說,頤和園也在考慮是否要進行防滲工程的事。至于圓明園做過防滲工程是不是一湖活水,我的結論是肯定的。一是湖里的水源源不斷作為岸邊和園區樹木與植被的綠化用水和生態用水,外來水不斷補充湖里的水,形成正常的水的流動和交換。二是湖水的周邊滲透目前僅僅堵住了一部分,側滲還在進行,第三園區樹木和植被用湖底水澆灌,這些澆灌的水有些會滲到地下,四是水面蒸發的方式也有利于生態與良好的小氣候的形成。五是由于在防滲膜上面還加鋪了50公分以上的土,種養了水生植物,投放了一部分魚類,經過一段時期繁衍,可以形成有效的有生機活力的生態體系,水體的自然凈化功能也會形成。反對者可去植物園看一看,就會知道誰是誰非了。

  誤導之七,反對防滲工程專家提供的數據基本上沒有什么能經得住實踐檢驗的,但經過媒體報道居然也能誤導公眾。例如,一開頭報道說,圓明園防滲工程項目用了資金1。5億元,后來聽說是3000萬元,后來又聽說防滲膜是不到8元一個平方米,再后來說整個防滲工程就是說挖淤泥,鋪膜,回填每平方米0。5到1米的土壤,再后來聽說,所謂專家們根本就沒有在圓明園管理處了解實際數據,是個別人通過問了現場做活的臨工以后測算的。居然把臨工猜測的的話當成核實過的數據來傳播,真是荒唐!又有所謂專家說,圓明園湖里的水應該是80厘米,理由就是長荷花只能是80厘米左右。史書記載皇太子乘龍船遇大風差點淹死,龍船可從圓明園開到頤和園,然后再到永定河?梢娬J定80厘米的數據依據不足。有的批評者用水深水淺作為用水的主要依據,但據本人調查,水深水淺只是一次性補水量的多少,在嚴重漏水的情況下,一次性的容水量大小,即水的深淺只是一個參考依據之一。一個公開發表的結論居然如此經不起推敲,某些專家也未免太草率了。關于圓明園鋪設的防滲膜有沒有污染的問題,曾幾何時被認為是防滲工程的主要罪狀。我不是研究防滲工程用防滲膜的,所以只有親自去了解,才知道那些聲稱有污染的人更是沒有經過調查。據了解這種防滲膜在國外已經用了20多年,在中國已經用了10多年,成千上萬的工程都在使用。圓明園防滲工程用的這種防滲膜是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許多水庫都在用,有國家權威單位的質檢報告。我想這該沒有什么可說的了。但媒體上依然是那樣報道,反對的專家也還是那樣說,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么不做調查后再發議論?莫非有什么難言之隱?

  誤導之八,防滲工程是圓明園管理處的擅自作主。調查發現研究和程序正常。早在2003年底,由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海淀區水利局與圓明園管理處就聯合進行了《圓明園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計劃》,此后,海淀區水利局又進行了《圓明明雨洪工程項目建議書》研究,《圓明園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議書》研究。在在實施圓明園整治工程時,圓明園向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門報送了專門報告,其中列防滲與清淤的專項內容。主管部門的批復里面沒有就兩項提供明確答復。這被批評者視為違規操作。但這一說法是否代表文物主管部門不同意此項工程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就在該問題引起社會劇烈批評之后,4月2日《京華時報》記者劉薇于心欣作了專題采訪,該主管局的一位副局長代表文物局對圓明園湖底鋪膜一事做出回應,認為圓明園湖底鋪膜屬園林日常維護,未對文物造成破壞。這位領導明確告訴記者,對于遺址概念的界定一定要清晰,圓明園湖底鋪膜是湖道清淤的一部分,屬于園林日常管理,不是文物建設項目,因此可以不審批,而且鋪膜并未對遺址本身造成破壞。圓明園的水除了很少一部分蒸發外,大部分都是滲漏,因此不采取一些防滲手段是不行的。傳統的防滲手段是使用清膏泥,這在考古界是完全允許的。但現代社會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應該采取現代化的手段。湖底鋪膜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可塑性,另一個是隱蔽性,這種辦法在世界范圍內也都在使用?梢娭鞴芫謱@事是有主見的,而且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比較客觀的。在市文物主管部門批復后,海淀區政府,海淀區相關的各委辦局會辦圓明園整治方案,同意實施此項防滲工程也是有據可依的。在國家環?偩峙e辦的聽證會上,圓明園管理處向參會的各媒體與代表提供了這些文件的復印件,但沒有一家媒體作專門報道,社會公眾無法得知,令人遺憾。

  另外,本人在調查圓明園防滲工程時,感覺是《環評法》其實也有點含義不明。所謂違法的說法有點概念不清。《環評法》指出,環評是針對規劃與建設項目的,那么,圓明園防滲工程是一種維護與保養,文物主管部門都認為是日常管理,不是建設項目,由此可以不進行環評。由于對《環評法》解讀的偏差,導致相關主管部門的分岐意見,可以理解。

  誤導之九,倒底圓明園管理處能做什么?按規劃去實施,按確定的方針去操作,應該是合法的,允許的,否則日常的管理與維護還要不要做?一棵大樹歷經數百年,需要砍伐,當然要經過批準,但如果砍一棵小樹,一棵不合規劃的樹也要進行上報批準嗎?倘若文物主管部門連這也要管,北京有近千個文物的點,管得過來嗎?圓明園管理處能不能決定砍掉園內的某些樹木的問題。道理很明白,既然是保護遺址,砍伐樹木肯定要有規矩,不能胡來。但我們知道,圓明園在歷史上已經不至一次平田整地,后來園子開始建設后,要恢復當年圓明園的一些景觀,這決不是什么雜樹都可以長的。為了恢復圓明園的景觀,必須要栽種一些當年曾經種植過的樹種,就要砍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樹, 一些不構成景觀的樹木。另外,當有的樹木枯死,也要及時清除,個別樹木發生了傳染性的蟲害,也要及時清除。一些反對者拍下了園區砍樹的照片,好在砍掉的都是雜樹,但就這樣也惹來麻煩,被指責當砍掉了具有文物價值的古樹。一開頭胡批一頓,然后知道錯了,就不吭聲了。我想,批評者要搞清楚,什么算是正常的管理與維護,什么是破壞園林的景觀的行為,不搞清楚就不能亂指責,亂指責就是不負責,不是誤導公眾是什么?

  誤導之十,所有的人都能對圓明園防滲工程發表議論嗎?筆者持否定意見。討論一個重要事項,不是誰因為是公民就可以發表不同意見。筆者分析,凡是不經過調查研究的人就應該自覺不發言;,凡是缺少行為是非判斷能力的人就不能發表有效意見。在這次關于圓明園防滲工程的論戰中,不但有眾多的反對派專家沒有做認真調查,而且,也有缺少是非判斷能力人在發表意見。再其次,任何人任何組織在調查研究之前就先下結論應該是堅決禁止的。但這種人所共知的非理性現象我們在這次論戰中看到了,從建設和諧社會來看,從建設社會義民主政治來看,這種風氣和做法應該認真加以糾正。

  作者,李開發,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學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圓明園防滲工程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周 杰 倫
無與倫比時代先鋒
Beyond
Beyond激情酷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