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沉默戲耍了七日來冷漠的面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8日 11:22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張之清 5月的盧溝橋畔,突然間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陽光照射著他的面龐,風兒掠過花白的發(fā)須,筆挺的西裝拂地,跪拜在曾經以軍靴踏過戰(zhàn)刀揮舞的地方,以一種懺悔的心情,在那座歷史的見證橋上,一個日本耄耋老兵的“侵華謝罪圖”就這樣成為本周的新聞經典。
這是一個日本普通民眾而非日本政府的姿態(tài)。在91歲生命之旅的末途上,這位曾經的老“鬼子”把最后的懺悔交給了看不見的天堂。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英國詩人米爾頓的一句話:心靈,可以把天堂看成地獄,也可以把地獄看成天堂。不是我們懼怕戰(zhàn)爭,而是戰(zhàn)爭帶來的無比創(chuàng)傷;不是我們不能夠握手,而是先已失去了心理的平衡。 就如同前不久吳儀要訪日一樣,本次吳儀的突然回國也同樣令人大出意外,國際國內的聲音風起云涌。自1973年以來,中日關系的最低潮隱隱來臨,在此之時,其他的諸如中日旅游簽證開放問題、東海油田共同探討問題、日本北海道乙部町與中國張家界市互結“友好姐妹樹”等向好問題,其輻射的題外之義立時變得全無意義。當兩國國家意志的對抗壓倒了一切時,其余的一切還能有什么意義呢?中日關系開始墜入冰期。 溫故1973,溫故80年代,那時與現(xiàn)在不同。那時,日本開始強大,中國還很貧弱;如今,中國開始強大,日本難擋其勢,中日是重新回歸正常還是繼續(xù)交惡,也全賴于這種歷史心理的平衡抑或失衡。戰(zhàn)略和利益求同還是存異,中日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出現(xiàn)任何問題,必是這種拐點的鋪墊。 一個不想把罪孽帶進墳墓的老人,完成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心愿。可惜的是,作為一國國民的他宗教般洗刷個人的歷史罪孽,而他的國家仿佛在新的歷史時期,正努力鑄造一個國家新的歷史篇章,而那個篇章抒寫的心理期待一開始便與現(xiàn)時背離,這道命題的方程式外人無法也無力釋解。而當下的我們,最需要的是自己的心理平衡,掌控住這一點,就夠了。 震驚世人的湖北佘祥林殺妻冤案也開始出現(xiàn)了拐點,國家賠償開始立案。此前人們對此還是充滿了諸多懷疑,物質賠償?shù)脑V求也從當初的20萬元上升到幾百萬元。同樣在此之前,包括佘本人想都不敢想。不可莫測的事件發(fā)生了,當初的一個涉案警察突然自殺。 盡管我們希望在司法腐敗已認定的前提下,佘案能夠以最大的民意和法意來一個比較合理的結局,但一個警察的死卻為我們帶來了不小的心理暗影。因為盡管當事人罪當處罰,但這個結局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因為在這宗案件的舉國壓力下,辦案方必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按照中國人的方式應該是從速從好。于是同樣在這樣壓力的傳遞下,那個警察,現(xiàn)在已經是副隊長的他臨終前給妻子,其實也是給全國人民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實在沒辦法,不想活了。事件的真相我們暫不得知,但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呢:不想把罪孽帶進墳墓,還是忍受不了別人帶給他的心理壓力,這恐怕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他啊,入土恐難安。 當下還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的就是我們的同行——《南方都市報》記者溫沖,他曾經以報道黑幕而聞名,如今卻以兩根手指的代價而緘默。 這宗“記者斷指事件”的殘酷還不全在于歹徒闖入溫沖家中剁走了其賴以寫字的兩根手指,更在于溫的沉默這種狀態(tài)是新聞人難以忍受的。 應該說,作為記者的溫沖必有難言之隱,否則他早就爆發(fā)了職業(yè)新聞人的聲音,所以在溫沖被傷后的公共傳播仿佛在等待著一種事實真相被認知后的發(fā)言。 但就是這種發(fā)言,因為時間的延緩而變質。因為這是一種悲哀的等待,這是一種無力的沉默。在這七日內,空氣是冷漠的,除了互聯(lián)網傳遞著相關信息,包括官方媒體,主流媒體、中國記者協(xié)會等諸多單位,全是觀望的。一個國外同行在得知消息后,非常不理解地說:這怎么可能呢,在我們國家無論如何是不會的。拋棄了溫的個人因素,甚至職業(yè)行為蘊藏的不確定性,單就歹徒的暴行而言——闖入家中,暴打一頓,跺掉手指,并帶走血指,甚至還可以想象他們臨走前的留言——那種人性的獸虐令人發(fā)指。他們砍倒的是一個溫沖,但同時砍下去的是沒有任何權勢崇尚獨立的新聞精神。然后,得意洋洋的他們躲在陰暗的角落里,用換來的賞錢,用那兩根血淋淋的手指下酒。 沒有任何發(fā)言權的網民在表達著自己的憤怒,擁有發(fā)言權的人們理性得過了頭。在真相沒有告白之前,我們可以不聲援溫沖,但譴責暴徒,打擊暴行,還有什么可以等待?還有什么可判斷?還有什么可遲緩? 非常簡單,這種我們希冀但沒有出現(xiàn)的吶喊,不需要等待事實真相,它和溫沖本人無關,它只和被剁下的兩根手指之行徑有關。那個外國同行說,是不是應了你們中國的那句老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商業(yè)化幾近淹沒一切的時候,我們沒有淪喪職業(yè)精神、失卻守望,但我們那種血液里的熱情、那種血液里的良知、那種血液里的喚起、那種人性的光輝,因為溫沖的沉默而沉默,因為信息的缺失而缺失。 但這決不是理由,因為今天的他可能就是明天的我們。我們無意譴責任何人,我們只能這樣說:溫沖,你在最青春的年齡,遭受了最讓人發(fā)指的傷害,但你的沉默,卻無意間戲耍了這七日冷漠的面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