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民風用來賣錢 無人超市風俗漸成惡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6日 12:17 南方都市報 | ||||||||
唐昊 昨天的《南方都市報》報道,廣東德慶金林村有一個200年歷史的“無人超市”。村民把要賣的菜標價后放在籃子里,掛在墻上后便離去,買菜的人則在拿了菜之后把錢放在籃子里。200多年來從未有拿了菜沒給錢的事情發生。這種在城市少見的“淳樸”現在被當地旅游部門當做“民俗”拿來開發,游客要交15元錢才能進入參觀。
近年來,對旅游產品的開發從最單純的景點參觀,不知不覺地進入到了另外一個層次——開發民俗和民風。在張家界,土家風情成為旅游必看的節目;在云南中甸,摩梭族的走婚成為賣點。這恐怕是那里的人們第一次意識到,生活方式也能賣錢。 如果能讓更多的人體會當地的民俗民風,又能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同時還能更好地保護地方特色,當然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不過這種好事恐怕不常出現。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收益必有犧牲才是常態。當然,被犧牲掉的絕不可能是商業利益,更多的是有形無形的文化遺產本身。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惟利是圖的所謂“開發”使得這些民俗變得虛假和扭曲,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味道。就拿金林村來說,村民們現在掛在墻上賣的菜都是廉價的蔬菜、地瓜,而稍微值錢一點的雞蛋肉類則不再出現,而改由小販來賣。其實,這種淳樸的“民風”恐怕從開發它的那一天起就開始消失了吧?更有甚者,有些民俗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幾乎變成“惡俗”。筆者有兩次被同事朋友起哄和風景區里的“新娘”表演“拜堂”,最后的結果當然都是伸手要錢。這樣的“民俗”有時讓人啼笑皆非,有時不免引人反感。 其實所謂“民俗民風”,也是一種無形的傳統文化資源,對其進行合理保護理應成為政府和社會的責任。無節制的開發無論是對有形的“世界遺產”,還是對無形的傳統文化資源,都只能是一種破壞。 有很多人認為,人的生存發展優先于文化資源的保護。因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人的利益服務。許多旅游部門的領導無疑也是持這種態度。但問題是,歷史文化資源不但屬于我們,也是屬于子孫后代的。當代人的短期利益和子孫后代的權利都是同樣正當的,都應當得到保護和尊重。如果單純地強調現實利益、強調發展而忽視保護,在理據上是說不過去的。因為這個思路如果是完全正確的話,那些嚴重破壞環境的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乃至違法的小煤礦、小造紙廠、小水泥廠,又何嘗不是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呢?難道都可以放任不管嗎?又有多少文化遺產、傳統資源就這樣在“發展權”的名義下被犧牲掉了? 這不是一種擔心,事實上,發展權的確正在成為一種堂而皇之的借口,以掩蓋其背后的商業利益和政績追求。目前我國的文化遺產開發大部分由地方政府主管。而一些地方政府多是從自身利益出發,過分追求短期經濟利益,投資方最關心的無非是如何獲取最大的利潤。在沒有公眾參與的情況下,不受制約的商業利益追求和政績追求不免帶來錯位的開發,這已經成為困擾環境保護和文化資源保護的痼疾。近年來,一些所謂世界遺產、風景名勝的票價不斷上漲,僅去年就有6處世界遺產景觀漲價,無非是因為這些門票收入對地方財政和企業都有好處,使得漲價得到了地方政府、管理部門等的支持而已。黃山、峨眉山門票收入的50%是作為上市公司的經營收入。屬于全人類的世界遺產就成了少數人牟利的工具。同時,不少風景名勝被經營得面目全非,自然和美都大打折扣,生態系統更是遭到嚴重破壞。在這里,主管開發的某些政府部門和管理機構無疑是以“發展權”為名行公然侵犯公眾利益之實。 若要真正保護包括“民風”在內的有形或無形的公共資源,就要探討如何建立透明、開放和公正的公眾參與的機制,以公眾利益來防止地方政府利益和投資商利益的不正當擴張,在具體的方案上爭取多贏的可能。與此同時,面對文化保護、風俗保護的呼聲日漸高漲、而對這些公共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卻愈演愈烈的情況,我國只有一部1985年制定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來進行規范,效果顯然是難以令人滿意的。為此,啟動世界遺產和國家遺產的立法程序,明確這些公共資源的性質和開發的限度,以法律規范開發行為恐怕是勢在必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