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礦主就是安監局長 警惕安全監守自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6日 09:53 新京報 | ||||||||
國家公務員彭國財,其公開的職務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桃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他還有一個不公開的“職務”:黑龍江省七臺河精煤集團公司新富煤礦三區一個小煤礦的礦主。就是這個煤礦,在今年3月14日,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8人死亡。 說彭國財的第二個“職務”不公開,其實并不確切,他的礦主身份至少在他的煤礦里是被礦工們所了解的。
彭國財是愚蠢的,他沒有像有的“聰明”官員那樣躲在幕后———要么入股收利、要么讓親戚朋友出面———來操縱煤礦,所以一被調查就露出了馬腳;彭國財也是大膽的,他毫無遮攔走到前臺,只能有一個解釋:他覺得這樣做沒有風險,“出事”(指自己受處罰)的概率很低。 彭國財到底是先“安監局長”后當“礦主”的,還是先“礦主”后當上“安監局長”的,新華社的報道沒有提及。 但是,人們從中看到了權力和金錢“聯姻”之后的惡果:造就了官商勾結甚至“官商一體”,所以,不難理解,盡管上級煤礦安全監察部門先后三次下達停產整頓通知,但事發煤礦仍冒險生產,直至發生事故。是啊,“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兒”,讓自己的煤礦停產整頓就等于扎緊自己的口袋拒絕別人往里裝錢,他能做得到嗎? 因為煤礦事故頻發,中國目前正在打響一場“戰勝瓦斯”的戰役,過去存在的資金不足、設備不全等薄弱環節正在得到改變。但是,我們認為,治理瓦斯重在“治人”,資金和技術可以在短時間里得到改善,但對“人”的治理,還要下更大的功夫。“黑心礦主”竟然是安監局長,這種近似天方夜譚般荒誕事情的發生,就充分證明了“治人”的迫切和必要。 對于“治人”這樣的大課題,我們常說的是“加強監管力度”,誰來監管?當然是安全監管部門。這個答案無疑是正確的。可是,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僅僅靠安監部門很難完成這樣的使命。且不說安監部門有限的人力、物力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盯緊每一個煤礦、每一個礦井,如果出現像“黑心礦主”就是安監局長的情況,井下的礦工又該指望誰來保障他們的生命? “黑心礦主”就是安監局長的情況,煤礦工人已經知道,但是沒有礦工檢舉揭發;出事煤礦的巷道只有一米寬、半米高,工人們只能趴在地上一點點地鑿煤,連最基本的安全監測的瓦斯監控系統都沒安裝,可是,面對“像老鼠掏洞”一樣的所謂的“礦井”,礦工們沒有拒絕下去。 并不是法律沒有賦予他們這樣的權利。《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照此,工人是可以不下這樣的礦井的,也是可以對安全隱患提出檢舉控告的,但是,他們為什么沒有做?其中的原因值得思量。 “黑心礦主”就是安監局長,這樣的情況也許是極個別的現象,但是它揭開了煤礦安全事故屢禁不止的另一個深層原因,“由腐敗引發的管理缺位現象正像病毒一樣侵蝕著當前的煤礦安全體制,使完善的安全規章制度到了井下難以落到實處”。所以,“國家要盡快完善安全監管責任制,嚴厲查處與黑心礦主沆瀣一氣的國家公務員”,這實在是必要之舉。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不把礦工的權利落到實處,不把礦工對煤礦開采資質條件日常審核的參與權和監督權落到實處,哪怕有了充足的資金和技術,哪怕把安監部門的人累垮,也難以避免出現“黑心礦主”就是安監局長的尷尬,更難以根本遏止礦難的發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