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外管局舉措頻出 劍指熱錢陰謀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2日 19:50 21世紀經濟報道

  陳 蓉

  這里所謂的境內外資銀行包括中國境內的外資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和外國銀行分行。短期外債是指外資行從境外借入的所有約定期限在1年含以內的短期債務資金,包括境外借款、境外同業拆入、境外同業存款、境外聯行和附屬機構往來負債方款、非居民存款和其他形式的對外負債。

  而總量控制則意味著全國所有的外資銀行本年度內任一時點的短期外債余額總和不得超過348億美元。這一政策旨在監控我國短期外債規模和調整短期外債結構。

  在公布2005年外資銀行短期外債指標的同時,外管局還推出了其他一系列狙擊熱錢的措施,如核定2005年度中資機構的短期外債指標,對中資機構的短期外債余額實行新的全口徑和分類管理;將境內外資企業通過境外銀行出具備用信用證或保證函向境內銀行申請的人民幣貸款通常稱為“或有外債”也納入外債額度進行審核;對境內居民個人境外投資登記及外資并購外匯登記進行相應規范等等。

  短期外債流入將加大升值壓力

  其實,相關的外債政策于2004年6月便開始,是人民幣升值預期下中國政府阻擊熱錢,掌控匯率調整和宏觀調控主動權的連環舉措之一。

  2004年7月之前,中外資銀行在外匯貸款結匯和外債管理方面一直存在差別待遇,主要體現在:中資銀行發放的外匯貸款除了打包放款和出口押匯之外,不得結匯,而外資行的外匯貸款則可以申請結匯;中資銀行的外債實行計劃管理限制而外資銀行的外債卻沒有實質上的限制,但境內機構(包括中資和外資機構)向外資銀行申請外匯貸款則視同外債進行管理。

  同時,中外資企業在外債管理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差別待遇:中資企業借入外債實行計劃管理,需要進行審批;而外資企業則沒有確切的規模管理制度,借債相對容易。

  2002年以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國內宏觀經濟適度收緊的背景下,外資行和外資企業在上述外債規模管理和結匯管理方面的相對優勢,就成為國外熱錢流入中國和短期外債迅速增長的重要渠道。

  一些預期人民幣升值的國外資金紛紛以這些機構的外債形式流入國內轉化為人民幣,成為熱錢進入中國加劇升值壓力的途徑之一。另外,在人民幣利率高于外幣利率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紛紛利用這一政策差異借入低息外債,再通過結匯而獲得人民幣資金,降低借款費用。還有,在央行適度收緊人民幣貸款規模的情況下,部分企業轉向外匯貸款,再通過結匯而獲得人民幣。這些行為都引致了外債,尤其是短期外債的大幅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02和2003年我國的短期外債比上年分別增長10.3%和38.1%,短期外債占外債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分別為32.6%和39.8%,超過了25%的國際警戒線。

  且在短期外債的增加中,外資金融機構的負債增長是三大主要來源之一,另外兩項則分別是貿易信貸和外商投資企業的負債增長。盡管無論是從債務率(外債余額與貨物和服務貿易外匯收入之比)、負債率(外債余額與GDP之比)還是從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來看,各項指標均處于國際標準安全線之內。

  總的來看中國不存在整體性的償債風險,但如果考慮到短期外債的短期性、集中性和高流動性,仍然可能導致個別企業、一定范圍內和一定時點的風險。尤其是熱錢基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逐利流動可能對我國外匯市場乃至經濟產生一定的沖擊。從這些來看,短期外債的高速增長仍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另外,短期外債的流入又進一步加大了我國所面臨的人民幣升值壓力,縮小了我國政府進行宏觀經濟調整和央行實施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外資行突擊借債難實施

  今年5月,發改委、人行和銀監會共同發布了《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其中最重要的兩項舉措就是對境內外資銀行借入的外債實施總量控制和結匯限制,要求外資銀行按年度申請境外借款額度,且其外匯貸款除了出口押匯之外不得結匯轉化為人民幣。同時,中資企業向外資行申請外匯貸款時不再視同舉借外債,無需辦理舉借外債的各種手續。

  這一改革意味著我國對外資行的外債監管線從客戶層面直接推進到了銀行的層面,但是外資行對外的借款則成為改革后的監管重點。外債規模和舉債管理,更加切實地落實到了銀行的身上,可以認為這是從更本質的角度對外債的流入進行了監管。

  從外管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盡管2004年我國外債凈流量為上年的4.6倍,外債總規模迅速從2003年底的1936.34億美元增長到2004年12月的2285.96億美元,短期外債占比也在前兩年的基礎上繼續攀升至45.6%。

  但從去年6月和12月的數據比較來看,由于在《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頒布和實施之間有一個月的時間差。在正式將境內外資銀行對外借款納入外債總量控制之前,外資銀行突擊借入大量外債,導致了去年6月末的外債余額迅速增長,如短期外債達到989.64億美元,比2003年末增加219.2億美元。

  而去年下半年《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實施之后,這種增長逐漸回落并趨于平衡,去年12月末的短期外債只比6月增長了53.36億美元。《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的出臺對外債增長的控制的確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數據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2004年6月,外資銀行突擊借債之后我國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外債余額達到376.58億美元的峰值,2004年底這一數字則為316.34億美元。而2005年外資行短期外債的指標最終核定為348億美元,這一數字顯然是相當穩健的。

  由于這一指標的設定關系到境內外資銀行的資產業務發展,數量控制不當,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資行境外借款的自由度,進而影響其業務經營。因此在核定指標時,監管者必須在經濟形勢、國際收支狀況、我國外債承受能力和外資銀行的資產負債狀況及運營資金需求之間尋求一個均衡點。

  具體來看,外管局主要是結合境內外資銀行自身的申請,根據其上年度外債借用情況、其境外總行給予的年度授信限額、境內貸款項目需求及流動性需要來加以核定的。從指標發布后的反饋來看,一些外資銀行表示此額度不夠。實際上對于大部分銀行來說,該額度還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指標,但對于數量控制的政策來說,被監管方申報時高報額度和申報后提出額度不足,除了銀行業務確實處于不斷的發展當中導致額度不足,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拓展經營空間的需要。

  從監管方來說,為了保留一定的靈活性,外管局在每年的外債指標中還留出一定額度,允許外資行在年度中可根據業務需要,向外債主管部門申請一次外債總量調整,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額度不夠的銀行還可以向外管局直接申請,從而給境內外資銀行的發展和業務調整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從以上的措施可以看出外管局此次確實動用了大力氣,為人民幣匯率制度的調整創造更大的空間和主動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熱錢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2005財富全球論壇
七部門穩定房價新政
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如何看待中日關系
蘇迪曼杯羽球賽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