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信貸文化亟待懶變勤 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16:23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龍希成

  5月13日,中國銀監會召集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在北京召開“完善小企業融資服務工作會議”,研討銀監會即將出臺的《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這是銀行業對今年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36條意見”和“深化體制改革意見”的具體落實。聯想到去年底以來央行
行長吳曉靈、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各種會議上有關支持微小企業融資和民間借貸的講話,借用劉主席的話說,中國金融界正在“迎接小企業融資的深刻革命”。

  中國金融界正在經歷一場信貸文化的革命。這場信貸文化的革命依賴于一系列信貸體制與法律環境的變革,其目標清晰地指向市場本位;也就是說,這場變革是要解除傳統計劃體制遺留給金融行業的束縛,清掃覆蓋于民間借貸和非正規金融活動之上的灰幕,重新定位政府的監管和法律的規戒,還中國金融業一個新的基于社會信用和自愿交易的市場信貸體制與文化。

  以微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占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城鎮新增就業的70%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的70%均由民營經濟提供。迄今,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已達24.5萬億元,M2/GDP的比例高達189%,為世界之最,但小企業卻普遍反映融資困難。既然正規的銀行信貸體制一直未能為小企業融資提供通道,那么民營經濟又是怎么“長大”的呢?

  答案被涂上濃厚的灰色。20多年來,民營經濟依賴的金融支持多為民間融資和非正規金融。民間融資主要表現為親戚朋友等家庭和個人之間的借貸,企業之間的拆借,以及私募籌集資金等。對許多民間融資行為法律并未明文禁止,受到打擊的只是高利貸,但也沒有被“正名”,隨時有被“清理”之虞,以致現今“地下金融”的絕對規模已達七八千億元之巨。而國家對貸款利率的嚴格管制,使得民營企業很難從銀行得到低利率貸款,不得不以“返利”等非正規手段獲取金融支持。

  因此,政府管制過嚴,可能扭曲社會的融資結構,增加銀行的信貸風險。相反,放松金融管制,尊重公民和企業的產權,歸還資金擁有者以運用資金的自由,并通過重新定位監管職能,強化信息披露、打擊信息造假,突破原有的法律束縛,制訂新的規范如《放債人條例》等,釋放出一個合法的龐大且活躍的民間金融市場,不但可以保護存款人和投資人的利益,而且給整個金融體制和信貸文化的創新帶來一股颶風。

  應該說,前述國務院的兩個“意見”和銀監會即將推出的“小企業貸款”文件,都為商業銀行開發面向微小企業的信貸產品提供了強力的政策支持。而最重要的配套政策則是去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的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上限。須知,對貸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一直是無數農戶和微小企業獲得貸款的障礙。個人和小企業具有抗風險能力弱、經營不規范、信息不透明等特點,貸款的成本和風險較高,這就需要賦予商業銀行充分的針對若此特點設計貸款產品和定價的自主權。在這個意義上,長期慣于計劃思維的商業銀行被注入了市場信貸文化的活力。

  新的信貸文化不但反映在利率定價的自由化,也表現為擔保、抵押、質押品種與方式的創新。以往的法規和政策過分強調抵押擔保,對抵押物有嚴格限制,這非但未能消除信用風險,反而破壞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誠信關系,限制了他們對應收賬款等非動產抵押的自由選擇。銀監會的新規則將借貸的基石重新置于當事人的信用和自由之上。

  新的信貸文化更體現于金融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之中。過去的信貸質量考核強調單筆貸款的責任,激勵貸款員趨向“抓大放小”,只貸大客戶,不貸小公司;現在則采用“打包考核”,給予信貸員統籌業務的自由。過去銀行依賴大公司的財務數據,業務清楚單一,現在銀行則注重專業知識和對行業與市場的深入了解,以確保自身的貸款安全與贏利。這是說,銀行信貸文化由“懶”變“勤”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信貸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2005財富全球論壇
七部門穩定房價新政
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如何看待中日關系
蘇迪曼杯羽球賽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